结核性胸膜炎疼痛是由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胸膜引起的炎症反应,导致胸膜刺激和疼痛。疼痛通常表现为胸痛,尤其在深呼吸或咳嗽时加重,可能伴有发热、盗汗和乏力等症状。
结核性胸膜炎的疼痛主要源于胸膜的炎症和积液。胸膜是覆盖肺部和胸腔内壁的薄膜,当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胸膜时,会引发局部炎症反应,导致胸膜充血、水肿和渗出。炎症刺激胸膜神经末梢,引起疼痛。胸膜腔内积液增多会压迫肺部,限制肺扩张,进一步加重疼痛感。疼痛的性质多为锐痛或刺痛,位置常位于胸壁一侧,可能放射至肩部或背部。伴随症状包括低热、夜间盗汗、食欲减退和体重下降等结核病典型表现。
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疼痛需要从抗结核治疗和对症处理两方面入手。抗结核治疗是核心,常用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疗程通常为6-9个月。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耐药性产生。对于疼痛症状,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缓解疼痛,必要时可短期使用弱阿片类药物如可待因。胸腔积液较多时,可通过胸腔穿刺引流减轻压迫症状。饮食上建议增加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如鸡蛋、牛奶、新鲜蔬菜,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但可进行轻度活动如散步以促进康复。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需注意定期复查,监测治疗效果和药物副作用。治疗期间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防止结核传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增强免疫力。若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呼吸困难,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