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宅成“药品加工厂” 现场疑发现虎骨罂粟壳

这是一栋五层楼,每一层都有房间堆放着中药,冰箱内还有疑似虎骨、罂粟壳,也有鹿胎、鹿茸、红参、花旗参等一些名贵药品。在一楼,两名妇女正将海螵蛸装进广西某中药饮片公司的包装袋中,并贴上产品合格证准备对外销售——这是药品公司?还是制药加工厂?答案都不是,这是一栋私宅楼!10月30日,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儋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省公安庁、儋州市公安局,一举端掉了这个位于儋州市那大镇的涉嫌无证生产、加工中药饮片窝点。

突击检查五层私宅每层都堆放着大量中药材

近期,省食药监局联合省公安厅派驻联合打击食药犯罪办公室,对近两年市场监督抽检的假冒中药饮片进行溯源,在掌握违法分子制售不合格中药饮片的线索后,联合当地食药监部门和公安部门进行查处。

10月30日下午,食药监执法人员来到儋州市那大镇龙腾西二巷一栋没有门牌号的五层私宅前,谎称租房叫门,随后一楼大铁门的小门被一名偏瘦的中年妇女打开。执法人员进入室内,亮出执法证件进行检查。在左侧套房内,一名稍胖的中年女子坐在凳子上,手持装着海螵蛸的中药包装袋,正在快速台式封口机上给包装袋封口。执法人员发现这些包装袋上标注的厂名为“广西某制药厂中药饮片公司”,厂址为广西玉林。靠墙处堆着成箱的罗汉果以及编织袋装着的海螵蛸,女子坐的塑料凳周围水泥地上,堆着一堆海螵蛸,以及广西某制药厂的包装袋、产品合格证。

看到执法人员进入,该女子称自己是打工的,其他情况并不知情。对于大铁门后堆着的一堆中药饮片,该女子称都是购买者退回来的;至于海螵蛸的来源,她称是从周边市场上以每斤2-3元的价格购买来的,清洗晾晒整理后才装进包装袋。

执法人员挨个楼层查看,发现二层到五层,都有一间房间内堆着各种中药,以及加工中药的粉碎机、切刀、电子秤、杆秤等设备。就连五楼房顶的鸽子笼旁,都晾晒着海螵蛸,两三米外还养着几十只鸡。

意外发现现场查获疑似虎骨、罂粟壳等禁售品

除了中药,执法人员还发现了一些疑似禁售品。在四楼楼梯间内,执法人员发现直径三十多厘米的编制袋内,装着半袋子疑似罂粟壳(俗称大烟葫芦)的东西。记者询问这些罂粟壳的用途,跟在执法人员身后的微胖中年妇女称,这些罂粟壳卖给酒店饭店熬汤用,也可以熬海南粉的汤料,“那些饭店老板都说,顾客比较喜欢这个(熬出来的)汤。”

在三楼对着楼梯口的房间内,执法人员发现室内靠墙木架子上,堆放着装满鹿茸、花旗参、冬虫夏草包装盒的纸箱,旁边的塑料袋里还有一些装在密封瓶、袋子里的珍珠、珍珠粉。靠墙立着两个立式冷藏冰柜,其中一个冰柜门把手上挂着一把大锁。执法人员打开未锁的冰柜,在一个塑料袋中发现8块兽类腿骨头,其中一块长约30多厘米,前爪被明显切掉的兽骨头上还带着黄黑颜色相间的兽毛,看起来很像老虎的前爪。房子的主人李某称,这是牛骨头。此外,执法人员还在这个冰柜中发现了一捆狗鞭(李某告知)。

在李某打开的冰柜中,执法人员发现冰柜内存放着鹿胎、鹿血粉、红参、白糖参、玛卡、三七花等各种珍贵药材。

在二楼旁边一间办公室内,执法人员查获两个刻印着陕西两个不同制药厂的“业务专用章”、一个广东某县中药购销站的印章,以及三个印着500克、1000克、2000克的印章;还发现一些往来票据。

立案调查房主涉嫌无证生产、假冒他人厂名

经统计,在李某家查获的各种中药材共计64个品种。对于这些存放在家里的药材,李某称,他从事医药行业20多年了,现在由其儿子小李经营。小李介绍,家里的中药大部分是他父亲做中药生意剩下的。广西某制药厂的包装袋和合格证,是他朋友从广西玉林某制药厂偷来邮寄给他的。

省食药监局稽查局执法负责人表示,这次省食药监局联合儋州局查获的这起涉嫌无证生产、假冒他人厂名厂址生产中药饮片案件,只是省食药监局保障居民用药安全、食品安全系列专项行动中的一例,省食药监局还将在今后继续严查,确保我省居民食药安全。

目前,因涉嫌无证生产、假冒他人厂名厂址生产中药饮片,李某家的64个品种、金额共计大约3.5万元(小李标注)的中药,被儋州市食药监局暂扣。案件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