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中医怎么治疗

眩晕是中医“眩晕证”的一种表现,治疗需辨证施治,常见原因包括肝阳上亢、痰湿中阻、气血亏虚等,治疗方法包括中药、针灸及饮食调理。对于肝阳上亢型,可使用天麻钩藤饮;痰湿中阻型可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气血亏虚型则适合补中益气汤。结合针灸和饮食调理,疗效更佳。

眩晕中医怎么治疗

1、肝阳上亢型眩晕

肝阳上亢多因情绪波动或过度劳累导致,表现为头晕目眩、面红耳赤、易怒烦躁。治疗以平肝潜阳为主,天麻钩藤饮是常用方剂,其中天麻、钩藤、石决明等药材具有平肝息风的效果。针灸可选取太冲、风池、百会等穴位,帮助调节肝阳。饮食上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可食用菊花茶、芹菜等。

2、痰湿中阻型眩晕

眩晕中医怎么治疗

痰湿中阻多因脾胃虚弱或饮食不当引起,表现为头重如裹、恶心呕吐、胸闷腹胀。治疗以化痰祛湿为主,半夏白术天麻汤是常用方剂,半夏、白术、天麻等药材可健脾化湿、祛痰止眩。针灸可选取中脘、丰隆、足三里等穴位,促进脾胃功能。饮食上应少食油腻,可食用薏米、冬瓜、陈皮等。

3、气血亏虚型眩晕

气血亏虚多因久病体虚或营养不良导致,表现为头晕眼花、乏力倦怠、面色苍白。治疗以补气养血为主,补中益气汤是常用方剂,黄芪、党参、白术等药材可补益气血、升阳固表。针灸可选取关元、气海、足三里等穴位,增强气血运行。饮食上应多摄入优质蛋白和铁质,如红枣、桂圆、瘦肉等。

眩晕中医怎么治疗

眩晕的中医治疗需根据具体病因辨证施治,中药、针灸和饮食调理相结合可取得良好效果。患者应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调理,避免自行用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