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伟:糖尿病跟肥胖之间的关系

【主持人】我想可能肥胖的人群并不一定会觉得说自己的肥胖会带来这么多的疾病,尤其是我们要讨论的这个话题,就是糖尿病跟肥胖之间,它们两个之间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那我们也通过一段小片一起来看看这个肥胖在糖尿病这一种病种当中它是扮演什么样的一个角色。

回到我们的演播室当中,这个是一个脱口秀的节目,汤姆·汉克斯说他的医生跟他说他能够回到高中时的体重,可能他就不会有这个糖尿病的困扰。那您给大家讲一讲,为什么减重有那么重要?

【李光伟】因为糖尿病吧,是有两种因素造成糖尿病,一种是基因,这是没办法的,你父亲、母亲给你的,但是有基因,有这种肥胖基因的人不见得真的就是肥胖,那下面就是环境,环境的话呢,主要是一个吃得太多、活动得太少,这种多吃少动的这种生活习惯就会造成很多人的肥胖。

那我们现在还有就是非常典型的就是那种小孩,就是上网,一天上网老是坐在电脑前头不动。

【主持人】不动。

【李光伟】然后就喝可乐,一天喝那一听,1.65升的可乐,老在那喝那个。

【主持人】垃圾食品。

【李光伟】然后也不好好吃饭,就是老去吃快餐,然后像十七八岁的孩子,就是200多斤,就已经得糖尿病了,像这种孩子你要不早治的话,那将来的日子没法过,他到30岁、到40岁就可能发生心梗,到五六十岁就可能偏瘫,所以说呢,就是说像这种肥胖,像刚才那个演员他的脱口秀说的,就是一般来讲在高中的时候,你看他这44公斤,外国人44公斤很苗条的,像我呢,我大学毕业的时候,我才123斤,我也就62公斤还不到。

但是就是随着你这个年龄的增长、你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你活动越来越少,然后你有机会去接触各种各样的食品,然后就逐渐逐渐的涨胖,像我体重我现在是1米70,我现在体重到71公斤,我现在不敢吃东西,因为我看太多肥胖人太痛苦了,就是看到糖尿病的人40多岁就心梗,然后就偏瘫,还有就透析,然后糖尿病脚,烂脚指头,然后糖尿病的足,溃疡,烂一个大窟窿,怎么治都治不好,所以我们太害怕这个肥胖了。

像我,我也是很控制体重的,我体重不能超过70公斤,我1米70的人不能超过70公斤,因为我们的标准体重呢,是应当是身高的厘米数减掉105,就比如说1米70,我应当是65公斤,我不能超过10%,那超过10%就算超重了,超过20%就算肥胖了。

所以说这个,就是我们有一个,家里头有糖尿病的人,有肥胖的人,但是呢,你不见得你有肥胖,你也不见得你得糖尿病,你要好好的控制饮食、好好的增加活动就行。而这个,就是其实这个避免肥胖的话呢,饮食和运动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当然呢,这个肥胖还有一些其他的问题,肥胖不是说你得了糖尿病了、你得高血压了、你难受了你才知道肥胖,肥胖还有好多其他的问题,就是说你还没有心梗、也没有高血压、也没有糖尿病,但是你已经很难受,你活得很不高兴,你受到的压力非常非常的大,无论是在婚姻方面、在择业方面,你可能都受到一些,虽然现在法律也没有说肥胖的人不能干什么,是吧?就是希望大家都有公平的机会,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

实际上比如说你到一个公司去求职,求职,你200多斤,你坐那把椅子都坐塌了,人家还得单独给你买一个特制的椅子,所以说人家可能就是有意无意的人家就挑那些体重正常的人。而且像我们的军队,我们的武装部队就对这个有限制。

【主持人】对。

【李光伟】对体重是有限制的,所以说大家都看到了肥胖本身对健康的危害、对生活的危害是非常非常的大。但是呢,我们是有希望的,不是说你家里头有肥胖你一定会肥胖,你只要好好控制的话,你可以不肥胖,不肥胖的话,刚才我说了一大堆的病都可以躲开。

【专家简介】

李光伟,主任医师,教授,现任医科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内分泌和心血管病中心主任,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国际医疗部名誉主任,内分泌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

1970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0,1991年留学日本长崎大学和美国国立卫生院糖尿病研究所。从事内科、内分泌科临床一线工作四十年。重点科研领域为糖尿病防治及胰岛素抵抗与高血压研究。

完成卫生部科研课题多项,重点科研领域为糖尿病防治及胰岛素抵抗,是“大庆糖尿病20年前瞻性研究的主要组织者和执行者”之一。其20年研究结果证明6年生活方式可在20年间减少糖尿病发生43%,并减少严重视网膜病变47%,主要成果发表于世界顶级杂志《柳叶刀》。该研究与美国及芬兰同类糖尿病预防一起被誉为世界2型糖尿病的一级预防里程碑式的研究。在1993年提出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目前在国内胰岛素抵抗研究中广泛应用。在国内外核心杂志共发表文章200余篇。兼任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分会副主任委员,卫生部心血管防治研究中心专家组成员,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委员、卫生部临床医生科普项目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新药、进口药评审委员,国家科技奖、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审委员,国家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评审委员,中央保健会诊专家等职。是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副主编及中华内科杂志、中华高血压杂志等多家医学杂志编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