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CPR的适应症包括心脏骤停、呼吸停止或无效呼吸,禁忌症则包括明显的死亡体征、不可逆的终末期疾病以及患者明确拒绝复苏的情况。心肺复苏是一种紧急医疗措施,旨在恢复心脏和呼吸功能,但并非所有情况都适合实施。
适应症:心肺复苏主要用于心脏骤停或呼吸骤停的患者。心脏骤停可能是由于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电击伤等原因引起,患者会突然失去意识、停止呼吸或仅有无效呼吸。此时,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可以维持大脑和其他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为后续医疗干预争取时间。呼吸骤停则可能是由于窒息、溺水、药物过量等原因导致,及时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可以挽救生命。
禁忌症:心肺复苏并非适用于所有情况。如果患者已经出现明显的死亡体征,如尸斑、尸僵或身体严重损伤如头部与躯干分离,则无需进行复苏。对于患有不可逆的终末期疾病如晚期癌症、多器官衰竭的患者,心肺复苏可能无法改善其生活质量,反而增加痛苦。如果患者生前明确签署了“不复苏”协议DNR,也应尊重其意愿。
心肺复苏的实施方法: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两部分。胸外按压的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按压深度为5-6厘米,按压与放松时间大致相等。人工呼吸时,每次吹气时间应持续1秒,确保胸廓有明显起伏。对于非专业人员,可以仅进行胸外按压,直到专业急救人员到达。
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心肺复苏时,需确保环境安全,避免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按压位置应准确,避免按压剑突或肋骨,以免造成内脏损伤。对于儿童和婴儿,按压深度和力度需适当调整。心肺复苏过程中应尽量减少中断,以维持有效的血液循环。
心肺复苏是一项重要的急救技能,掌握其适应症和禁忌症对于提高抢救成功率至关重要。在紧急情况下,及时、正确地实施心肺复苏可以为患者争取宝贵的生存机会,但同时也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适合进行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