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性根尖周病是一种慢性牙髓感染引起的根尖周围组织炎症,通常表现为牙齿疼痛、肿胀或根尖区压痛。其核心原因是牙髓感染未能彻底清除,导致炎症持续存在并扩散至根尖周围组织。
持续性根尖周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遗传因素可能影响个体对感染的免疫反应,部分人群更容易发展为慢性炎症。环境因素如口腔卫生不良、龋齿未及时治疗、牙齿外伤等,可能导致牙髓感染并引发根尖周病。生理因素如免疫力低下、糖尿病等系统性疾病,也会增加感染风险。病理因素方面,牙髓炎未及时治疗可能发展为根尖周炎,若感染进一步扩散,可能形成根尖囊肿或肉芽肿,严重时甚至导致颌骨感染。
治疗持续性根尖周病需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采取不同措施。药物治疗包括抗生素如阿莫西林、甲硝唑等,用于控制感染;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可缓解疼痛和炎症。根管治疗是主要手段,通过清除感染牙髓、消毒根管并填充材料,以阻断感染源。对于复杂病例,可能需要根尖手术,如根尖切除术或根尖倒充填术,以彻底清除感染组织。若感染严重且无法控制,可能需要拔除患牙。
预防持续性根尖周病的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治疗龋齿和牙髓炎。避免咬硬物或外伤,减少牙齿损伤风险。对于已接受根管治疗的患者,需定期复查,确保根尖周组织健康恢复。若出现牙齿疼痛、肿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导致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