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病”不是病 或与气候、生活压力有关

“五月病”是最近网络上讨论颇多的一个词,不少网友对照症状后纷纷宣布“躺枪”。网传所谓的“五月病”,是指这一时节容易情绪低落、苦恼忧伤、抵触上班、整体慵懒倦怠……专家解释,临床医学上并没有“五月病”这种兵种,这一段时期出现心理波动可能与天气变化、周围环境等多方面因素有关,也可能是人们宣泄压力的一种方式。

源于日本,难以适应新环境

追溯起来,“五月病”这个词来自日本。据了解,由于在日本学生毕业和新学年的开始都在春天,4月份一般是开始新的学习生活或者刚毕业开始工作的时间;进入新的环境可能会难以适应,这样的不适应和压力逐渐积累,就会慢慢产生倦怠感,而这种感觉往往在5月份暴发出来。这就是所谓的“五月病”。之后在欧洲的瑞典等国家也有了“五月病”一说。

专家:或与气候、生活状况等有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医师许克勤表示,并未听说过此病,而且临床上也并没有这种专门的称呼。在五月份容易出现的疲倦、苦恼忧伤等情绪,也很难说与气候、气温的变化有必然的关系,“同样是五月份,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气候各不相同,其中可能存在更深层次的原因,包括生活、工作等诸多方面”。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委员、著名心理学家朱建军告诉记者,自己也未听说过“五月病”,而且心理学术语中并没有这一病种。“我推测所谓的‘五月病’可能与气候、生活状况等都有关系。俗语也说‘春困秋乏’,春夏交替的季节人们的确相对容易出现犯懒、情绪低落等,尤其是生活压力较大的人群。但另一方面,在没有明确原因的情况下,这种称呼可能也是人们对生活压力的一种宣泄方式而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