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为什么会下肢溃烂

糖尿病人下肢溃烂是由于长期高血糖导致血管和神经损伤,进而引发血液循环障碍和感染。核心原因是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变和周围神经病变,导致下肢供血不足和感觉减退,最终形成溃疡甚至坏死。

糖尿病人为什么会下肢溃烂

微血管病变:长期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微血管狭窄或闭塞,影响下肢血液供应。下肢远离心脏,本就容易供血不足,加上糖尿病的影响,组织缺氧和营养缺乏会加速皮肤和肌肉的损伤,形成溃疡。

周围神经病变:高血糖会损害周围神经,导致感觉减退或丧失。患者可能无法察觉下肢的轻微损伤如擦伤、水泡,伤口容易感染且难以愈合。同时,神经病变还会影响汗腺功能,导致皮肤干燥、开裂,进一步增加感染风险。

感染风险增加:糖尿病患者免疫力较低,伤口容易感染细菌或真菌。感染会加重组织损伤,甚至引发骨髓炎或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治疗方法

糖尿病人为什么会下肢溃烂

控制血糖:严格控制血糖是预防和治疗下肢溃烂的基础。通过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格列美脲或胰岛素治疗,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减少血管和神经的进一步损伤。

改善血液循环:使用血管扩张药物如前列地尔、西洛他唑或进行血管介入手术如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改善下肢血液供应。同时,避免久坐久站,适当进行下肢运动如步行、抬腿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伤口护理:对于已经形成的溃疡,需及时清创并使用抗菌敷料如银离子敷料、水胶体敷料。严重感染时需使用抗生素如头孢类、克林霉素治疗。必要时进行外科手术,切除坏死组织或进行植皮。

日常预防:每天检查双脚,注意是否有伤口、红肿或感染迹象。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避免赤脚行走。选择宽松舒适的鞋袜,避免摩擦和压迫。

糖尿病人为什么会下肢溃烂

糖尿病人下肢溃烂是严重的并发症,需及早预防和干预。通过控制血糖、改善血液循环、加强伤口护理和日常预防,可以有效降低风险,避免病情恶化。若出现下肢疼痛、麻木或伤口不愈合,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