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诈骗五花八门提高警惕谨防上当

在科技信息日益发达的今天,电信诈骗也紧跟社会热点。骗子利用网络、手机等电子信息设备,精心设计骗术,稍不小心就会有人上当受骗。这些层出不穷的诈骗内容有手机短信中奖诈骗、求职诈骗、银联卡异地消费诈骗、“猜猜我是谁”诈骗、直接汇款诈骗、电话欠费诈骗等等。犯罪嫌疑人利用被害人缺乏相关法律知识和银行业务常识的特点,通过语言对话对其进行心理暗示,电话遥控被害人转汇资金存款实施诈骗,这对人民群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本报小编教你几招,提高警惕,谨防电信诈骗。

骗术种种

中奖型:

1、冒充浙江卫视:“您好,您的手机号已被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栏目组抽为场外二等奖,您将得到8.8万元人民币以及由苹果公司赞助提供的笔记本电脑一台,活动官网http://www.zjuks.com,请尽快电脑登陆查看领取,您的签收码为5688,如将个人领奖签收码泄露他人造成冒名领取,本台将概不负责,请您注意把握时机,领奖时间有限,过时您的资格留给下一位,最终解释权归本台所有”。

2、冒充腾讯网:“恭喜您!您的QQ号码已被腾讯系统后台随机抽选为本公司举办的《腾讯十周年》抽奖活动的二等奖,为此您将获得由腾讯QQ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给您送出的惊喜奖金¥58000元奖金”。

诸如此类“中奖型”诈骗信息不胜枚举,骗子利用有些人爱贪小便宜的心理发送中奖诈骗信息。尽管人们对此有一定的防备,但是由于该类信息操作手段逼真,因而上当受骗的几率就大大增加。由于发奖数量巨大,总会有人上当受骗,切记不要“贪小失大”,天上不会掉馅饼。

求职型

1、高薪招聘:“××饭店,性别不限,体健貌端,年龄18-45岁,月薪过万。有意者咨询王经理,电话××××。一些人急于找工作,进行咨询时骗子会以预收服装费、面试费等名义要求往某账户中打款骗取钱财。

2、以高薪为诱饵,将求职者骗至某地,之后求职者要么被拉入传销组织,要么被骗光财产,尤其是女生,往往是财色两失。

这种诈骗往往抓住求职者急于工作的心理行骗。广大毕业生及正在找工作的年轻人,在面对就业压力大的情况下,求职过程要通过正规渠道应聘,不能盲目相信熟人推荐、高薪报酬等诱惑,时刻加强防范意识,发现受骗,立刻报警。

亲情型:

1、“爸妈,我和异性朋友在宾馆开房被抓,请明早汇5000元保释金到我朋友李刚的农行卡上:6228480461003143116,情况出来再说。”

2、冒充朋友,盗用别人手机卡、利用偷盗来的手机或者网络联系方式(腾讯QQ、微博、MSN、人人网等)向亲戚朋友发送欺诈信息来骗取钱财。

此类短信打友情、亲情牌,利用父母关心儿女的心理、朋友之间的相互信任,欺骗性相当高,有儿女在外读书、工作的父母容易成为受骗的对象。遇到这样的情况应及时打电话向儿女、朋友确认一下,不要着急汇款。

专业型:

1、“我的手机没电了(卡坏了、手机丢了),请速把钱打入此账号,××银行,××卡号,户名××”。

2、“我公司在本市为资金短缺者提供贷款,月息3%,无需担保,电××××王经理”。骗子利用一些企业和个人急需周转资金的心理,以低息诱人上当,然后以预付利息的名义骗钱。

随着科技的发展,骗子的骗术也在不断进步,“手机变号软件,手机变号器”,去电号码想改就改。可以变成朋友或者政府机关单位的电话给你打电话,从而进行诈骗。按显示的号码拨过去,如果是一般号码,对方是无法接听的,如果用了某政府机关有关部门的电话,回拨过去能打通,经证实确是有关部门后,总有一些人难免因心虚而上当受骗。另外,骗子一种利用高科技仪器—伪基站,这种伪基站能强制连接用户手机信号,搜取附近的手机信息,并可以任意冒用手机或公用号码,强行向用户手机发送垃圾广告或诈骗信息,电信诈骗手段逐渐趋向专业化。

认清特点提高警惕

数量大

越来越多的作案对象使用短信群发器和群发软件等专用工具,能够在短时间内向大量的用户发送违法信息,一次发出成千上万个信息,所以,电信诈骗具有广泛性、破坏性,危害很大。

分布广

发送手机违法短信息的活动多使用异地手机号码,而且发送短信、开设银行账户、取款,这几个环节通常不在一地实施,而在多地实施,区域分布相当广泛,具有跨区域的流动性。

分工严密

发送手机违法短信的作案人以团伙居多,团伙内部分工严密,各负其责,有的购买手机、购买手机号,有的开设银行账号,有的群发手机短信,有的专门负责发短信,有的专门从ATM机提款,得手后立即隐藏,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不见人,只闻其声”。

教你一招谨防上当

通讯、电视、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诈骗分子无孔不入,骗术不一而足。但只要加强防范,就可有效避免。

不贪利。很多诈骗案的发生是犯罪分子抓住受害的贪欲之心,如中奖诈骗、借精生子、提供六合彩开奖信息等。要记住天上永远不会掉馅饼。

不害怕。对冒充公检法人员进行诈骗的,犯罪分子都是抓住受害人担心受法制裁的恐惧心理,利用受害人对法律知识、办案程序不了解而实施。没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不予理会便是。公检法办案不存在部门间电话转接、将钱打入安全账户等怪异现象。

不盲从。当有人要你不挂断电话并指使你拿银行卡到ATM机前,电话遥控指挥你按其要求的步骤操作的,均是诈骗,一定不要盲目听从。

不转账。陌生人要你到银行向对方转账、汇款的,都是诈骗。即使声称要将钱转入你的账户,如退税诈骗之类,也不要不假思索地听从,因为其办理程序就属异常,切记不要随意转账。

不接听。如果你接到一串号码前有个“+”号的,要多留个心眼,极有可能是不法分子通过网络改号软件伪装过的“虚拟号码”,一般不要接听。

不泄密。个人的银行账号、密码、存款、身份信息,网上银行登录密码、支付密码、手机验证码等均属个人秘密,不要向他人泄露。另外,在存储手机号时,不要存储“爸爸”、“妈妈”、“老公”、“老婆”等称谓,以免手机丢失后给骗子以可乘之机。

多咨询。当接到可疑来电或短信时,要提高警惕。当不能辨别短信的真假时,要在第一时间先拨打银行的查询电话。注意:不要先拨打短信中所留的电话,有疑问的可拨打当地110咨询,也可向亲戚、朋友、同事问询,切忌不透露半点风声而掉进骗子设置的陷阱。

总体看来,各种诈骗类型都有一个共同点:索要钱财,或者要求直接打到某账号,或者以短信提示致电过去后以各种名义索取。所以在收到此类信息时,一定要多方求证,不图一时之便,不贪小便宜,只有提高防范意识,了解正确应对方法,才能避免上当受骗。

无论是从垃圾信息的受众范围还是影响程度,无一不说明垃圾信息日益猖狂,对人们造成的损失愈发严重。个人信息保护,是企业肩负的责任与义务,同时个人也应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反垃圾信息服务要从用户感受的角度出发,在反垃圾信息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其为用户带来的困扰,同时也要保证有效信息不会被误判。而这一过程,更需要多方配合,不仅需要企业的配合和政府的严厉打击,更需广大群众的举报,这样才能逐渐斩断垃圾信息发送的链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