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胸膜炎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胸膜炎症,其主要危害包括胸痛、呼吸困难、胸腔积液以及可能引发的全身性结核感染。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胸膜增厚、肺功能受损,甚至危及生命。
结核性胸膜炎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多个方面。胸膜炎症会导致胸痛,尤其是在深呼吸或咳嗽时疼痛加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炎症刺激胸膜腔产生大量积液,压迫肺部,导致呼吸困难,严重时可能引发呼吸衰竭。结核性胸膜炎若未得到有效控制,结核分枝杆菌可能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扩散至其他器官,引发全身性结核感染,如结核性脑膜炎、骨结核等,增加治疗难度和风险。长期未治疗的结核性胸膜炎还可能导致胸膜增厚、粘连,限制肺部的正常扩张,进一步损害肺功能。
针对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胸腔积液处理。药物治疗通常采用抗结核药物联合疗法,如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疗程一般为6至9个月,需严格遵医嘱完成全程治疗。对于胸腔积液较多的患者,可通过胸腔穿刺抽液或胸腔闭式引流术缓解症状,必要时还可注入抗结核药物或糖皮质激素以减轻炎症反应。在治疗期间,患者需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保持均衡饮食,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如鸡蛋、牛奶、瘦肉、新鲜蔬菜和水果,以增强免疫力。
预防结核性胸膜炎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和治疗结核感染。对于有结核病史或接触史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和结核菌素试验,及时发现潜在感染。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避免过度饮酒、保持室内通风等,也有助于降低感染风险。若出现持续性胸痛、咳嗽、发热或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