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治疗对心脏造成的急性毒性是怎么回事

抗肿瘤治疗对心脏造成的急性毒性是由于化疗药物、靶向治疗或放疗对心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产生直接损伤,导致心脏功能异常。常见原因包括药物毒性、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治疗方法包括调整治疗方案、使用心脏保护药物和定期监测心脏功能。

抗肿瘤治疗对心脏造成的急性毒性是怎么回事

药物毒性:化疗药物如蒽环类药物阿霉素、表柔比星和靶向药物曲妥珠单抗、贝伐珠单抗可能直接损伤心肌细胞,导致心脏收缩功能下降。这些药物通过干扰DNA复制或抑制血管生成,间接影响心脏供血和代谢。治疗中需根据患者心脏功能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低毒性药物。

氧化应激:抗肿瘤治疗可能引发大量自由基生成,导致心肌细胞氧化损伤。自由基破坏细胞膜和线粒体功能,影响心脏能量代谢。抗氧化剂如辅酶Q10、维生素C和E可用于减轻氧化应激,保护心脏功能。

抗肿瘤治疗对心脏造成的急性毒性是怎么回事

炎症反应:治疗过程中可能激活免疫系统,引发心肌炎症。炎症因子如TNF-α和IL-6可导致心肌水肿和纤维化,影响心脏舒张功能。抗炎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和非甾体抗炎药可用于控制炎症反应。

心脏保护措施:在抗肿瘤治疗前,建议进行心脏功能评估,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心肌酶谱检查。治疗期间可使用心脏保护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和ACE抑制剂依那普利预防心脏毒性。饮食上增加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亚麻籽有助于保护心脏。

抗肿瘤治疗对心脏造成的急性毒性是怎么回事

抗肿瘤治疗对心脏的急性毒性需引起重视,早期识别和干预是关键。患者应定期监测心脏功能,医生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联合心脏保护措施,以降低心脏损伤风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