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炎的鉴别诊断主要通过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需与其他关节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区分。
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关节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其诊断需结合多方面信息。临床症状上,骨关节炎的疼痛通常与活动相关,休息后缓解,晨僵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30分钟。影像学检查中,X线可显示关节间隙变窄、骨赘形成和软骨下骨硬化,MRI则能更清晰地观察软骨损伤和滑膜炎症。实验室检查方面,骨关节炎患者的血常规、血沉和C反应蛋白通常正常,类风湿因子阴性,这些指标有助于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区分。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表现为对称性多关节肿痛,晨僵时间较长超过1小时,实验室检查可见类风湿因子和抗CCP抗体阳性。痛风性关节炎则与尿酸代谢异常有关,急性发作时关节红肿热痛明显,血尿酸水平升高,关节液检查可见尿酸盐结晶。还需与感染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鉴别。感染性关节炎多伴有发热和白细胞升高,关节液培养可发现病原体;强直性脊柱炎则多见于年轻男性,常累及脊柱和骶髂关节,HLA-B27阳性率较高。
对于骨关节炎的鉴别诊断,建议患者尽早就医,由专业医生根据病史、体检和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日常生活中,患者可通过适度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增强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减轻关节负担;饮食上多摄入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鱼类,有助于骨骼健康;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或过度负重,以减少关节磨损。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