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D皮试是一种用于检测人体是否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皮肤试验。通过将结核菌素注射到皮下,观察皮肤反应来判断是否存在结核感染或免疫反应。这种方法简单、快速,常用于结核病的筛查和诊断。
结核分枝杆菌是引起结核病的病原体,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当人体感染结核菌后,免疫系统会产生特异性反应,形成记忆性免疫细胞。PPD皮试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将结核菌素注入皮下,如果体内存在结核菌感染或曾经接种过卡介苗,免疫系统会识别结核菌素并引发局部炎症反应,表现为皮肤红肿、硬结。
PPD皮试的结果通常在注射后48-72小时观察。医生会测量注射部位的硬结直径,如果直径达到一定标准通常为5毫米或10毫米,具体标准因人群而异,则判断为阳性反应。阳性反应可能提示结核感染、既往感染或卡介苗接种后的免疫反应,但并不一定意味着活动性结核病。阴性反应则通常表示未感染结核菌或免疫系统未对结核菌素产生反应,但也可能是由于免疫系统功能低下导致的假阴性。
进行PPD皮试前,需告知医生是否有结核病史、卡介苗接种史或免疫系统疾病。注射后避免揉搓或按压注射部位,以免影响结果判断。如果出现严重红肿、疼痛或全身不适,应及时就医。对于疑似结核感染或高风险人群,PPD皮试是重要的筛查工具,但确诊结核病还需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