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栓系综合征在MRI的表现

脊髓栓系综合征在MRI上主要表现为脊髓低位、终丝增厚、脂肪瘤或脊髓空洞等异常结构。MRI是诊断该疾病的首选影像学方法,能够清晰显示脊髓和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

脊髓栓系综合征是一种先天性神经系统疾病,MRI检查可以明确脊髓的位置和形态异常。典型的MRI表现包括脊髓圆锥位置低于L2椎体水平,提示脊髓低位;终丝直径超过2mm,显示终丝增厚;部分患者可见脊髓末端脂肪瘤或脊髓空洞。脂肪瘤在T1加权像上呈高信号,T2加权像上信号稍低;脊髓空洞则表现为脊髓内长条状液体信号。MRI还能显示脊柱裂、脊膜膨出等伴随畸形。对于疑似病例,建议进行全脊柱MRI检查,包括矢状位、轴位和冠状位扫描,以全面评估病变范围。增强扫描有助于鉴别诊断,但并非必需。

对于确诊脊髓栓系综合征的患者,建议尽早进行手术治疗。手术目的是松解栓系,解除对脊髓的牵拉,预防神经功能进一步恶化。术后需定期复查MRI,评估手术效果和病情变化。日常生活中,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尤其是腰部过度屈伸动作,以减少对脊髓的牵拉。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注意观察下肢感觉和运动功能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就医。对于存在排尿功能障碍的患者,可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必要时使用导尿管辅助排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