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的护理需注重康复训练、疼痛管理和并发症预防,以促进愈合和恢复功能。护理方法包括术后体位管理、疼痛缓解措施和功能锻炼。
1、术后体位管理
股骨颈骨折手术后,患者需保持正确的体位,避免骨折部位受到二次伤害。术后早期应平卧,避免患侧肢体过度外展或内收,使用枕头或特制夹具固定患肢,保持中立位。翻身时需采用轴线翻身法,避免髋关节过度扭转。术后2-3周可根据恢复情况逐渐调整为半坐位或坐位,但需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2、疼痛缓解措施
骨折后疼痛是常见症状,需采取有效缓解方法。术后早期可遵医嘱使用镇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或阿片类药物。同时可采用物理疗法,如冷敷或热敷。冷敷适用于术后48小时内,可减轻肿胀和疼痛;热敷适用于术后48小时后,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缓解肌肉紧张。保持情绪稳定和适度休息也有助于减轻疼痛感。
3、功能锻炼
术后功能锻炼对恢复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至关重要。早期可在床上进行踝泵运动、股四头肌收缩练习,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肌肉萎缩。术后2-4周可逐渐增加髋关节屈伸运动,但需避免过度活动。术后6-8周可借助助行器或拐杖进行站立和步行训练,逐步恢复负重能力。训练需在医生或康复师指导下进行,遵循循序渐进原则,避免过度负荷。
股骨颈骨折的护理需长期坚持,患者与家属应密切关注恢复情况,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护理方案。康复过程中需注意营养摄入,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和钙质,促进骨折愈合。通过科学护理和积极康复,患者可最大限度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