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阳性意味着体内存在结核分枝杆菌,但并不一定代表病情严重,具体需要结合症状和检查结果综合判断。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影响肺部,但也可能波及其他器官。感染后,人体免疫系统会与病菌“斗智斗勇”,有些人可能无症状,而有些人则会出现咳嗽、发热、盗汗等症状。
结核菌素试验TST或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阳性,通常提示曾经接触过结核菌或体内存在潜伏感染。潜伏感染并不意味着发病,只有当免疫力下降时,病菌才可能“活跃”起来,导致活动性肺结核。活动性肺结核患者需要及时治疗,否则可能对肺部造成不可逆的损伤,甚至危及生命。
对于肺结核阳性的情况,建议尽快就医,医生会根据胸片、痰液检查等进一步评估病情。如果确诊为活动性肺结核,规范治疗是关键。抗结核药物需要长期服用,通常为6个月到1年,患者需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停药或减量,以免产生耐药性。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充足睡眠、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促进康复。
肺结核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患者应注意咳嗽礼仪,佩戴口罩,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家庭成员也应定期检查,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免疫力较低的人群更需警惕。通过早期发现和规范治疗,肺结核是可以治愈的,不必过度恐慌,但也不能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