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抗体是否会被传染乙肝,取决于抗体的类型和水平。乙肝表面抗体抗-HBs阳性通常意味着对乙肝病毒有免疫力,但具体情况需要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
乙肝抗体主要分为三种: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核心抗体抗-HBc和乙肝e抗体抗-HBe。其中,乙肝表面抗体是最重要的保护性抗体。如果抗-HBs阳性且滴度较高,通常说明身体对乙肝病毒有较强的免疫力,感染风险极低。但如果是乙肝核心抗体或e抗体阳性,可能提示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或处于慢性感染状态,需要进一步检查乙肝病毒DNA水平。
抗体的保护作用并非绝对。如果抗体水平较低,或者接触到的病毒量较大,仍有可能被感染。例如,长期与乙肝患者密切接触或暴露于高风险环境如医疗操作时,即使有抗体,也不能完全排除感染的可能性。抗体水平会随时间下降,尤其是接种疫苗多年后,可能需要检测抗体滴度,必要时补种疫苗。
为了降低感染风险,建议定期检查乙肝五项指标,尤其是高风险人群。如果抗-HBs滴度低于10mIU/mL,可以考虑补种乙肝疫苗。日常生活中,避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个人用品,注意伤口防护,减少血液接触的机会。如果怀疑自己可能接触了乙肝病毒,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建议是否需要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或采取其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