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倒计时专家教你如何带着焦虑上考场

小刚是高考生,就读于南京市某重点中学,平时成绩考上一本绰绰有余。可是最近连续几个月,小刚倍感压力,他天天做模拟练习题,每天复习到凌晨2点,夜车开的很久,效率越来越差,越来越静不下来读书。小刚妈更是小心陪着孩子,不敢大声讲话,看电视都是静音,每天换花样煮小刚爱吃的东西,到处张罗课外补习班,看到妈妈如此用心,小刚更是紧张,食欲下降,渐渐发展到现在连想着考试都浑身冷汗。

江苏省人民医院的心理专家经过详细地询问病史结合心理测查,考虑小刚为考试“焦虑状态”。专家提醒:考试焦虑是在一定的应试时,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不同程度的情绪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

焦虑是一种常见的情绪,是生活的正常部分。不管考试、结婚和应聘等,人们对于结果都有点担心。中等程度的焦虑往往可能是强大的动力。但过度焦虑,不仅导致学习效率下降、记忆减退,还会引起一些生理功能紊乱,比如失眠,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肠胃不适、尿频多汗、头痛等,在此基础上还有一些行为反应:拖延:考试前不主动复习,能拖则拖;逃避:考试来临,无故不参加考试;运动不安:常在焦虑严重的学生中出现,表现为坐立不安,小动作增多等。

怎样科学管理焦虑,将焦虑转化为动力,专家意见:

1、正确归因:学生在成功或失败时把主要原因归之于内部的努力,有利于激发学习责任感,提高学习努力的程度,克服自卑心理,提升自信。

2、不要因为自己某门功课成绩不太好,而怀疑自己的全部能力。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成绩。

3、避免设定过高的目标,重视复习努力的过程。

4、合理的疏泄:通过积极与父母、教师、同学交往,可以向他们倾吐内心的烦恼,抒发受压抑的情绪,同时,还可以从他们那里了解到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更好地认识自己;相互商讨学习中的问题,学到更多的知识经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5、适当的转移注意力,考生学习疲劳的时候,干脆放下手中的学业,可以去打打球、运动一下、看场电影、听听音乐等。

6、合理的安排作息规律:根据自身的睡眠习惯安排复习进度,题海战术和疲劳作战并不适合每一位考生。

如果出现不能控制,伴随躯体症状和回避行为的严重焦虑,最好求助于心理医生。必要时,合理科学规范的使用抗焦虑药物,有助于快速调整考生情绪,结合心理干预可以帮助考生顺利的带着焦虑上考场。(王昊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