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及小于1月龄幼儿中枢神经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为B族链球菌GBS、大肠杆菌和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需根据病原体进行针对性治疗。早期识别和干预是关键。中枢神经感染对婴幼儿危害极大,提高警惕并采取预防措施尤为重要。
1、B族链球菌GBS
GBS是早产儿及小于1月龄幼儿中枢神经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GBS可通过母婴传播,通常在分娩过程中感染。预防措施包括在孕妇妊娠晚期进行GBS筛查,若筛查阳性,建议分娩时使用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或氨苄西林,以减少新生儿感染风险。对于已感染的新生儿,需及时使用静脉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并根据病情调整用药方案。
2、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也是常见的致病菌,尤其在早产儿中更为多见。感染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或环境感染。治疗首选抗生素,如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噻肟或碳青霉烯类药物如美罗培南。预防重点是加强产房和新生儿病房的卫生管理,减少交叉感染风险。同时,对高危孕妇进行产前筛查,必要时使用抗生素预防。
3、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感染虽然较少见,但对新生儿危害极大。感染通常与孕妇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有关,如未煮熟的肉类或未经巴氏消毒的奶制品。治疗需使用抗生素,如氨苄西林或青霉素联合庆大霉素。预防措施包括孕妇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高风险食物,并在孕期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
中枢神经感染在早产儿及小于1月龄幼儿中病情进展迅速,易导致严重后遗症甚至死亡。家长和医护人员需高度警惕,一旦发现患儿出现发热、喂养困难、嗜睡、抽搐等症状,应立即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治疗。同时,加强孕期和产后的健康管理,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是降低感染风险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