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的主要症状包括视力模糊、眼睛疲劳、夜间视力下降以及可能出现飞蚊症或闪光感。这些症状通常与眼轴过长或角膜曲率异常有关,导致光线无法准确聚焦在视网膜上。
高度近视是一种屈光不正,通常指近视度数超过600度。与普通近视不同,高度近视的眼球结构可能发生改变,眼轴长度增加,导致视网膜变薄,甚至可能引发一些严重的眼部并发症。高度近视的形成与遗传、环境因素密切相关,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缺乏户外活动等都可能加剧近视的发展。
视力模糊是高度近视最明显的症状,尤其是看远处物体时,清晰度明显下降。眼睛疲劳也很常见,长时间用眼后可能出现酸胀、干涩甚至头痛。夜间视力下降是因为瞳孔在暗光下放大,光线更容易散射,导致视觉质量进一步降低。飞蚊症和闪光感则可能与玻璃体混浊或视网膜受到牵拉有关,这些症状需要特别关注,因为它们可能是视网膜脱离的早期信号。
对于高度近视人群,定期进行眼科检查非常重要,尤其是眼底检查,可以及早发现视网膜病变等问题。日常生活中,建议减少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每隔一段时间休息眼睛,多进行户外活动。佩戴合适的眼镜或隐形眼镜有助于改善视力,但要注意避免度数过高或过低。如果出现飞蚊症突然增多、闪光感或视野缺损,应立即就医,排除视网膜脱离等严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