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主要包括骨质破坏、膨胀性生长和软组织肿块,X线、CT和MRI是常用的诊断工具。骨巨细胞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骨肿瘤,好发于长骨的骨骺端,尤其是膝关节周围。影像学检查在诊断中起到关键作用,能够清晰显示肿瘤的范围、形态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X线检查是骨巨细胞瘤的首选影像学方法,典型表现为偏心性、膨胀性骨质破坏,边界清晰或不清晰,常伴有骨皮质变薄或中断。肿瘤内部可见“肥皂泡”样改变,这是由于肿瘤内部的骨小梁被破坏后形成的多房性结构。CT检查能够更清晰地显示骨质破坏的范围和程度,尤其是对骨皮质是否完整、是否有软组织侵犯的判断更为准确。MRI则能够提供肿瘤与周围软组织的关系,尤其是对骨髓腔和关节腔的侵犯情况有较高的敏感性。T1加权像上,肿瘤通常呈低信号,T2加权像上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后肿瘤内部可见不均匀强化。
对于骨巨细胞瘤的治疗,手术切除是主要方法,具体包括刮除术、骨水泥填充术和广泛切除术。刮除术适用于较小的肿瘤,术后复发率较高;骨水泥填充术能够减少复发风险,同时提供一定的力学支撑;广泛切除术适用于复发性或侵袭性较强的肿瘤,但可能导致功能丧失。药物治疗方面,双膦酸盐类药物和地诺单抗可用于控制肿瘤生长,尤其是对于无法手术的患者。放疗在部分病例中也有一定效果,但需谨慎使用,以避免继发性恶性肿瘤的风险。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尤其是对患肢的保护,防止病理性骨折的发生。饮食上应增加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鱼类和绿叶蔬菜,以促进骨骼健康。定期复查影像学检查,尤其是术后患者,需密切监测肿瘤是否复发或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