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免疫系统错误攻击并破坏胰腺中产生胰岛素的β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无法有效调节。患者需要终身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治疗。
1型糖尿病的病因复杂,涉及遗传、环境、生理等多方面因素。遗传因素在1型糖尿病中起重要作用,某些基因变异会增加患病风险,如HLA-DQ和HLA-DR基因。环境因素也可能触发疾病,例如病毒感染如柯萨奇病毒、风疹病毒可能引发免疫反应,导致β细胞受损。生理因素方面,自身免疫系统的异常激活是核心机制,免疫细胞错误地将β细胞识别为“敌人”并攻击。外伤或胰腺疾病也可能间接影响胰岛素分泌功能。1型糖尿病通常在儿童或青少年时期发病,但成年人也可能患病。
治疗1型糖尿病的关键在于胰岛素替代治疗。常用的胰岛素类型包括速效胰岛素如门冬胰岛素、中效胰岛素如NPH胰岛素和长效胰岛素如甘精胰岛素。患者需要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剂量,并结合饮食和运动管理血糖。饮食方面,建议选择低升糖指数GI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和豆类,避免高糖和高脂肪食物。运动方面,适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和力量训练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定期监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并发症筛查如眼底检查、肾功能评估也是管理的重要部分。
患者和家属应接受糖尿病教育,学习胰岛素注射技术、血糖监测方法和低血糖处理措施。低血糖是1型糖尿病的常见风险,随身携带含糖食物如葡萄糖片可帮助快速缓解症状。心理支持也很重要,患者可能因疾病管理压力产生焦虑或抑郁情绪,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或加入患者互助小组有助于改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