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很多大医院里,输液室几乎都是医院最忙碌的地方之一,尤其是最近这阶段的流感爆发,各大医院的输液室更是人满为患,很多家长还把孩子的输液挂在衣架上,在医院里
其实,“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静滴”是世界卫生组织的用药原则,在许多发达国家,输液是迫不得已才使用的“最后方式”。在我国,静脉输液是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我国每年因为不安全注射导致超过39万人死亡。
人体免疫力是机体正常的防御体系,它能识别“自己”或“非己”,并消灭或排除“非己”,维持身体内环境的稳定,它就像士兵,守护着我们的身体健康。当身体受到细菌或病毒侵袭时,机体的免疫系统首先与之抗争,免疫力强大时,可能没有疾病表现或仅有轻微症状,很快就好了,免疫系统也产生了抗体;免疫力弱,病原菌强大时,身体发生疾病,可能会较重,持续时间较长,也许会有并发症产生,需要药物或住院治疗。
而输液治疗不同于口服、肌肉注射,是将药物直接输注入静脉,随血流向全身,作用直接,起效迅速。输液是一种治疗方式,对机体免疫力本身没有影响。
但输液治疗是一种侵入性操作,有一定的风险,药液中的橡胶微粒、药物微粒、细菌微粒都有可能随着药液进入血液循环,危害极大,甚至危及生命。而且,输入的药物对作用靶点选择性差的话,可能也会影响身体正常的机能,比如输入某些抗生素时,药物不仅抑制或杀灭有害菌,体内的有益菌同样也会被抑制或杀灭,长期输注,身体的内环境被破坏,人体免疫力可能受到影响。长期、反复或不按抗菌原则输注抗生素,还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但这些都是药物造成的,不是输液造成的。
所以,诸如普通感冒等不是很严重的疾病,应遵循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能不吃药不吃药,可以口服不注射,可以肌肉注射不静脉注射“的原则进行护理和治疗,病情严重的,由医生诊治后根据病情决定是否输液治疗,不要随便输液。
而我国如此大面积的输液规模,要如何才能保证输液安全和用药安全呢?
一方面,要尽量减少输液,这不仅仅是医生的责任,同时很多患者也需要更多地了解输液的危害,不能盲目相信输液见效快,疗效好,其实滥用输液危害极大,就因为直接入血,所以输液中的有害物质也会直接进入人体而造成危害。
另一方面,要保证加药调配环境的洁净,以及操作人员的严格培训。加药过程中加强医嘱审核,强调无菌操作,尽量减少输液中加入过多药品,加得越多,反复穿刺,肉眼不可见的胶塞屑、安瓿屑等不溶性微量掉入输液中的比例越多,同时操作中污染的概率也越高。含不溶性微量等杂质或污染的液体直接进入血液中,对身体危害极大,严重的甚至会危及生命。
目前,我国大多数省市已经出台限制门诊输液的措施,逐步取消门诊输液,仅急诊、儿科以及住院患者可以输液。大多数医院也都建立了自己的静脉药物调配中心,有洁净的环境,专业的调配加药人员和严格的医嘱审核人员,为患者的输液安全和用药安全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