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许不知道,如果不是因为肝炎,可能就没有后来的羽·泉,也就没有后来的《最美》,因为羽·泉中的陈羽凡,打小就爱和同院的小伙伴“穿着棉鞋把白菜疙瘩当球踢”。直到后来,肝炎隔断了他的足球梦,不得不转而走向音乐之路。
你也许不知道,肝炎,现在依然是亚太区内首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目前,全球共有5亿人感染慢性乙型及丙型肝炎,其中3.5亿人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74%居住于亚太区内。
病毒性肝炎专家组织亚太扑灭病毒肝炎联盟主席陈定信教授说:“病毒性肝炎对全球的威胁,并不低于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
每年死于病毒性肝炎的总人数达140万,与死于艾滋病毒的人数相约;在亚洲,超过1百万人死于病毒性肝炎,占全球死于该疾病人数的70%;在亚洲,每年因病毒性肝炎而死的人数比感染艾滋病毒而死的人数高出3倍;在亚洲,每年因病毒性肝炎而死的人数比因疟疾而死的人数高出9倍;在亚洲,因病毒性肝炎而死的人数高于因结核病而死的人数……
尽管亚太区面临比其他地区更多的肝炎威胁,但相比亚太邻国,中国在肝炎控制及预防方面却有着出色的成绩。世界卫生组织为西太平洋区(包括中国)的乙肝工作目标是,2012年或以前,把5岁或以上儿童的乙肝感染率减至少于2%。2012年,中国5岁或以上儿童的乙肝感染率已下降至少于1%,提早完成世卫的目标。
就在几天前,世卫组织通过世界肝炎日,再次让人们调高对肝炎的认识和了解,世卫组织同时还发起了一个全新的机构--全球肝炎网络,来强化全球应对肝炎的能力。
其实对于肝炎,一直存在两方面的误读,一方面多数人并不知道肝炎会是亚太区首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忽视了肝炎的威胁;与此同时,多数人又并不了解肝炎的机理,对肝炎有着莫名的恐惧。
现在,在入职入学体检来临之际,《知道》请来亚太扑灭病毒性肝炎联盟的专家,带你重新认识一下被误读的肝炎。匡峰
真那么可怕吗
月底,入职入学高峰季又要到来,对于不少人而言,体检成为第一道关口。多年前,由于人们对乙肝预防知识的缺乏,谈起乙肝无不为之色变。甚至有人认为,只要接触得了乙肝的人就能传染乙肝,因此在那个时代,不管是乙肝患者,还是乙肝病毒携带者,都被“另眼相待”。
乙肝携带易被误读
李仁当年就读于一所师范院校。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后,李仁与宜兴一所中学签订了协议,对他来说这算是非常不错的选择之一。毕业离校时,他开玩笑说,去那之后,给同学一人寄一套宜兴的紫砂壶。
最终李仁并没有去成宜兴的学校,而是回老家了--他在入职体检的时候,学校发现他是乙肝携带者并辞退了他。而那时已是9月份,大多数学校已经不再招聘了,他也只好回到老家,找人托关系,在当地的一所中学谋得一份职位。
听说这事的同学都觉得非常诧异:如果李仁是乙肝,平时也没见他吃药,而且还经常参加足球、篮球等剧烈运动,再说这四年下来,也没有听说班上的其他人被传上了乙肝。
李仁告诉记者,他是在大学的一次献血时被发现的,当时检查的结果不正常,负责抽血的护士让他去校医院复查,医生检查后,说了一大串名词,他只记得“乙肝携带者,肝功能正常,问题不大,多注意饮食”的话,他一听问题不大,也就没有太当回事,也没有觉得身体有任何异样。
不过,让李仁没想到的是,最终这个“肝功能正常,问题不大,多注意饮食”,却让他失去了心仪的工作。
现而今,李仁已经结婚生子,而且老婆孩子都是健健康康的,并没有受到他是乙肝携带者的影响。
其实,如李仁般的经历,并不是个案,乙肝携带者在入职入学中屡屡遭拒,多半是人们对肝炎误读的结果。
五类肝炎各有不同
同很多人一样,听完李仁的经历后都会想,那么乙肝到底有哪样的危害,它是怎样传播,人们又该如何正确对待乙肝患者和乙肝携带者呢?
亚太扑灭病毒性肝炎联盟常务理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主任贾继东教授告诉记者,病毒性肝炎主要有甲、乙、丙、丁、戊五种类型(即A、B、C、D、E型),“这五种肝炎是完全独立的病毒。它们之间是没有关系的,可以同时得,但不会互相转化。”
五种肝炎病毒又可分为两大类。一类肝炎是甲和戊型肝炎,经食物、水和接触途径,通过消化道传播,基本上只引起急性肝炎。医学上叫粪-口途径,也就是大家理解的病从口入。另一类肝炎是乙、丙、丁型肝炎,都是通过血液途径传播,既可引起急性肝炎,也可引起慢性肝炎,“以慢性肝炎居多”。具体的途径包括:输血或血液制品、皮肤黏膜的暴露、性途径和母婴传播。“皮肤黏膜的暴露、性途径、母婴传播实质上还是血液途径。”
贾继东说,慢性乙肝感染者大部分早期不容易查出来,最初没有什么症状,有时只有常规体检才能发现,有的甚至直到出现肝硬化等症状了才发现,“就像冰山一样,在浮出水面之前完全是看不见的。”
而对于乙肝患者与乙肝携带者,贾继东教授指出这两者的区分也是相对的,医学上有简单的区分,表面抗原呈阳性,但是肝功能正常,也没有症状,这种就叫携带者,不仅表面抗原呈阳性,而且肝功能也不正常或者有些肝病的症状,称之为慢性乙肝,这时需要及时的治疗。
另外,在携带者里面又分两种,第一种是表面抗原呈阳性,但是乙肝病毒、DNA都是阴性的,肝功能也正常,这种称之为“非活动性表面抗原携带者”,虽然以前感染过乙肝病毒,但病毒非常低了。另外一种就是表面抗原呈阳性,病毒也是阳性,但转氨酶不高,这称之为“免疫耐受期”,意思即携带病毒,但暂时没发病。他指出,这两种的区别是血液中的病毒水平不一样。第一种是最好的结果,第二种则需要观察。
一般接触不传乙肝
贾继东告诉记者,一方面要提高大家对乙肝的认识,认识乙肝的危害,早发现早治疗,但同时又要反对乙肝歧视,“乙肝的传播途径是血液传播途径,一般的工作学习正常接触不传染。”
2005年1月,国家人事部、卫生部联合公布了新的《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首次明确乙肝病毒携带者可以当公务员。肝功能(谷草和谷丙转氨酶)正常且B超正常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报考非警察职位,都可以通过体检。包括社会各类企业、行政事业单位歧视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行为都属违法。
2010年2月10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卫生部联合下发《通知》,明确要求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用人单位在公民入学、就业体检中,不得要求开展乙肝项目检测,也不得询问是否为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
这些政策法规,为我国数量庞大的“乙肝携带者”带来了福音。
已是国家公务员的姚军讲起了自己的故事。他在读大学的时候,并没有考虑过要考公务员,他对外声称不喜欢这个职业,其实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他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在生活中,他也体会过因为这个原因而导致工作被拒的无奈,所以他从来没有考虑过要报考公务员。但是,通过了解发现,公务员体检标准这几年作出了相应的调整,很多规定不再针对乙肝病毒携带者,于是他正式走上了考公务员的道路。从2009年开始,他多次报名参加他所在省的公务员考试,结果成绩一直不理想,2010年10月,经过多次失败之后的他正式报考了国家公务员。或许是经过了充分的准备,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非常顺利,笔试、面试成绩都还不错。这时到了体检的阶段,由于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他特意在面试前做了肝功能的检查,只是有一项数值偏高一点,当时也挺忐忑,不过在体检的时候,还算顺利,最终当上了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