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医学界获重大突破 老年痴呆症或可预防

阿尔茨海默病即老年痴呆症(Alzheimer'sdisease,简称AD)是一种渐进性大脑退行疾病,是当今威胁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注:另两种为癌症和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显著升高:65岁-80岁人群约为5%,85岁以上者可达20%以上。

3月18日,英国《科学报告》杂志刊发了一篇日本学者提供的论文。论文显示,日本研究团队通过向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实验鼠血管中注射一种基因物质,成功使得负责分解β淀粉样蛋白的基因在脑内发挥作用,实验鼠的病症得到明显改善。这使得将来有可能以接种疫苗的形式来预防这种常见疾病。

突破

将来可能实现预防接种?

阿尔茨海默病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也是目前人们研究的热点。相关临床报告显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大脑中存有大量淀粉样斑块,其主要成分是一种被称为β淀粉样蛋白的物质。

通常,健康人体内会分泌出一种名为脑啡肽酶的分解酶,它能防止β淀粉样蛋白的蓄积。但随着年龄增长,一些负责生成脑啡肽酶的基因功能出现衰退,导致β淀粉样蛋白的蓄积。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18日发表公报称,该所研究人员和长崎大学研究人员合作,将脑啡肽酶的基因植入一种无病原性病毒,并将其注射到患病实验鼠脑部的海马体。

大量证据显示,这种通过注射进入实验鼠体内的脑啡肽酶基因成功地降低了海马体和大脑皮层中的β淀粉样蛋白,极大延缓了阿尔茨海默病的发展,而实验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也恢复到与正常实验鼠相当的水平。更让研究团队兴奋的是,这种基因只在实验鼠脑内产生作用,在其他器官中并无功用。

研究人员认为,这种基因注射疗法较一些脑神经疾病的基因疗法更简单易行,将来有可能实现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接种”。

社会意义

为全球至少2825万名患者带来福音

随着社会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老龄化现象也逐渐加剧,在中国和发达国家,阿尔茨海默病都将是严重的医学和社会问题。因此,美国、欧洲等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极为重视,而且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如果日本研究员的这项技术能最终运用到临床上,无疑将给全球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及其家属带去福音,也为备受老龄化问题困扰的各个国家大幅节省开支。

世界卫生组织一份报告显示,全球65岁以上老人年中约5%患阿尔茨海默病,85岁以上人群中达20%以上。目前全球65岁以上老年人约5.65亿,也就是说,全世界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至少有2825万。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张振馨教授等人经过长期研究发现,中国人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率与国际上无明显差异:65岁以上人群每100人中有4.8人患阿尔茨海默病,并且越来越向5%这一数值靠近。根据2011年数据,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约为1.19亿,计算一下,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达到近595万。

社会也可以松口气

在西方等发达国家,阿尔茨海默病是社会中花费最高的疾病之一。数据显示,为照看患者,2010年社会所投入的资金高达全球GDP的1%,为6040亿美元。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调侃说,如果这种看护是一个国家,那么它将是全球第18大经济体,如果它是一家企业,那么它的规模将接近零售巨头沃尔玛和石油巨头埃克森美孚的总和。

除耗资巨大外,阿尔茨海默病还非常消耗看护者的精神。

由于阿尔茨海默病目前还无法治愈,只能靠药物缓解病症,所以病人自患病后一直需依赖他人。富裕家庭也许可以请专业医护人员照顾,可免受事必躬亲的麻烦。但这笔看护费以及药物费无疑是普通家庭难以承担的,他们通常选择在家自己照顾患者。这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伴侣、儿女和亲戚等来说,需要承受的精神压力非常大,因为病患通常没有生活和社交能力,他们可能变得任性暴躁、大小便失禁还极具攻击性。长期照护患阿尔茨海默病的人,在经济、体能、精神和社交等方面都深受影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