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主任 周平红
胃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每年新发病例87万,占所有新发癌症病例的9%,仅次于肺癌、乳腺癌和肠癌,居第四位。胃癌发病呈明显的地区分布差异,高发区与低发区发病率相差近10倍,日本、中国和中南美洲的大部分地区都属于胃癌高发区。甘肃是我国胃癌高发地区之一,该病是甘肃人的首位死亡原因。对早期胃癌的漏诊、误诊,以及采取何种手段治疗等,都成为胃癌严重危害的主要原因。
11月30日,由中华医学会和武田中国联合举办的“第四届中日医学交流论坛”于日本东京举行。该论坛目前已成功举办四届,涉及肿瘤、消化、妇科、内分泌等多个领域,1500余名医学专家和医疗工作者参与其中,是中日医学界最具影响力的医学交流盛事之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主任周平红教授受邀担任本届论坛消化分论坛的中方主席,带领中国医学专家与日本同道一起,现场观摩了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并就消化领域的医学前沿动态和学术热点进行了探讨和交流。会议期间,周平红教授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早期胃癌症状通常不明显,很多人是因为不舒服时做胃镜检查才发现的。一旦有了症状,比如胃口不好、贫血、大便发黑、吞咽困难、体重降低,通常已是晚期。因此,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对于早期消化道癌患者尤为重要。
周平红说,以前的指南建议,50岁以上的人每年要做一次肠镜检查,但2017年欧洲消化疾病周第25届大会建议,45岁就要筛查;生活在高发区的,有家族史的,年龄超过50岁,从没做过胃镜的,也建议做一次内镜检查。“胃镜和肠镜可以同时做,不仅能早期发现胃、食管和大肠方面的癌前病变,还对萎缩性胃炎、重度不典型增生、异性增生等病变有提示作用。”数据显示,患这些疾病的人群中,10%最终会癌变,必须引起重视和警惕。“我自己做过三次胃镜、一次肠镜。现在早已过了谈镜色变的时代,经口进入的无痛胃镜、胶囊内镜等,既可以减少痛苦,又能把胃肠清洗得干干净净,利于发现各种病变。”周平红说,以前胃癌是日本的第一大癌,现在他们的胃癌治愈率全球领先,除了与不断创新治疗方法有关,大范围的推广筛查也非常重要。一项以日本社区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显示,接受内镜筛查和接受造影筛查(消化道钡餐)的人群,胃癌死亡率分别较未筛查人群下降30%和13%。2002~2006年间接受筛查的早期胃癌患者,10年随访观察发现,五年生存率达到96.5%。可见,内镜筛查能显著降低胃癌死亡率。
内镜筛查的普及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胃癌手术治疗的更新换代。周平红介绍,对于上消化道肿瘤,通常采用外科切除和微创切除的方法。前者是指直接打开腹腔,切掉有病灶的大部分胃。后者是利用内镜发现肿瘤后,再在内镜下切除。“这种方法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进。两三厘米以下的病变可通过在黏膜下注射一点生理盐水把它抬起来,然后切除掉,这叫EMR技术。但大一点的病变,这个技术就不行了,于是出现了EPMR技术,即分片切除,把一个瘤体一圈圈、一片片的切除。其好处是多大的瘤体都能切,坏处是创面可能有残留,复发率可达10%~30%。切下的一大堆病灶送到病理科,检查结果不准确。”周平红教授介绍。直到上世纪末,日本又创新出了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是一种更安全有效的内镜下微创治疗新技术,既可完整切除较大病灶、溃疡型病灶,预防复发又能提供完整病理诊断材料,为早期胃癌及胃癌前病变的诊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周平红是第一批到日本学习此项技术的医生之一。从2006学成引入中国到现在,短短十几年,全球每年平均6000例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国医生就完成了一大半。在此基础上,周平红及其团队还对手术进行创新,独创内镜下“隧道式”手术方法。具体是,根据病灶位置,在人体的自然腔道——消化道上开一个小创口,利用食管和胃黏膜下层疏松的空间,通过注入生理盐水,在食管壁、胃壁上开个直通病灶的“隧道”,然后利用一条1.2米长的特制管状内窥镜(也是手术推刀),在这个狭小的“隧道”里,慢慢向里推、向上抬,再向回拉、向下压,围绕瘤体一点点切开肌肉,然后完成内镜下黏膜大面积病变的大块病灶切除,也可切断食管环状肌来治疗贲门失弛缓症,还可在“隧道”内切除来自食管和胃肌肉上的肿瘤。就连食管外和胃肠外等腔外病变的肿瘤切除,都可以通过打“隧道”的方式完成。周平红说,这种打“隧道”和推拉相结合的技术,既能缩短手术时间,又保留了隧道表面黏膜的完整性,从而减少术后瘘和感染的发生。
除了切除最早期的癌、表浅的癌外,内镜还可以让晚期患者提高生活质量。比如,患者有食道梗阻、出血,可通过内镜扩张,解决进食和呕吐问题。因为病灶是整个剥离下来的,所以病理检查时可以更好地对病变的性质、深度、有没有淋巴血管转移,基底切片是不是切干净等做一个完整的判断,利于患者的后期治疗。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独家授权的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或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