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感冒的治疗误区会是什么
小儿感冒的治疗误区主要有错误使用抗生素、过度退热、忽视补液、滥用中成药以及忽视隔离防护。这些误区可能延误病情或加重症状。
1、错误使用抗生素
感冒多由病毒感染引起,抗生素对病毒无效。盲目使用抗生素可能导致肠道菌群紊乱、耐药性等问题。仅在合并细菌感染时需遵医嘱使用,如出现持续高热、脓涕等症状。
2、过度退热
发热是机体免疫反应,体温未超过38.5℃且孩子精神良好时无须强制退热。频繁使用退热药可能掩盖病情,过量还可能造成肝肾损伤。物理降温应选择温水擦拭而非酒精。
3、忽视补液
感冒时呼吸道水分丢失增加,发热也会加速脱水。未及时补充水分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尤其婴幼儿易出现尿量减少、囟门凹陷。建议少量多次饮用温水、口服补液盐。
4、滥用中成药
部分中成药含麻黄碱等成分,可能引起心悸、失眠等副作用。复方制剂中多种成分叠加还会增加肝肾负担。使用前应明确成分,避免与西药重复用药。
5、忽视隔离防护
感冒具有传染性,未做好隔离可能造成家庭或集体传播。患儿应单独使用餐具,咳嗽时遮挡口鼻,家长接触后需洗手。托幼机构患儿应居家休息至症状消退。
小儿感冒期间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饮食以易消化的粥类、蔬菜水果为主,避免生冷油腻。适当补充维生素C有助于黏膜修复,但无须过量。保证充足睡眠,减少剧烈活动。若出现呼吸急促、精神萎靡、持续高热超过3天等情况需及时就医。家长应记录体温变化、进食量等关键信息供医生参考,切勿自行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