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旁腺亢进症怎么回事,怎么办
甲状旁腺亢进症可能由甲状旁腺腺瘤、甲状旁腺增生、遗传因素、长期低钙血症、慢性肾病等因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饮食调整、定期监测、生活方式干预等方式治疗。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明确病因并接受规范治疗。
1、甲状旁腺腺瘤
甲状旁腺腺瘤是原发性甲状旁腺亢进症最常见的原因,多为单发良性肿瘤。患者可能出现高钙血症、骨质疏松、反复肾结石等症状。治疗需手术切除病变腺体,术后需监测血钙水平。常用药物包括降钙素注射液、帕米膦酸二钠注射液等,用于术前控制高钙血症。
2、甲状旁腺增生
甲状旁腺四个腺体均增生肥大时会导致甲状旁腺激素过度分泌。这种情况常见于慢性肾病继发的继发性甲状旁腺亢进症。治疗需控制原发病,严重时需行甲状旁腺次全切除术。可使用西那卡塞片、骨化三醇胶丸等药物调节钙磷代谢。
3、遗传因素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等遗传性疾病可导致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这类患者往往年轻时发病,可能伴有胰腺、垂体等其他内分泌肿瘤。需进行基因检测和家族筛查,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后需终身随访。
4、长期低钙血症
维生素D缺乏、慢性腹泻等导致长期低钙血症时,会刺激甲状旁腺代偿性增生。表现为手足抽搐、骨痛等症状。治疗需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如碳酸钙D3片、阿法骨化醇软胶囊等,同时治疗原发疾病。
5、慢性肾病
慢性肾病患者因肾脏无法活化维生素D和排泄磷,易发生继发性甲状旁腺亢进。表现为皮肤瘙痒、骨痛、血管钙化等。治疗需限制磷摄入,使用磷结合剂如碳酸镧咀嚼片,必要时行甲状旁腺切除术。
甲状旁腺亢进症患者日常需保持适度运动预防骨质疏松,避免高钙饮食,限制奶制品、豆制品摄入。定期监测血钙、血磷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出现骨痛、骨折等症状及时就诊。术后患者需遵医嘱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预防低钙血症发生。保持规律作息,戒烟限酒,有助于病情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