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扁桃体炎的诊断和治疗
慢性扁桃体炎可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诊断,治疗方式主要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免疫因素、邻近器官炎症蔓延等原因引起,表现为咽痛、咽部异物感、扁桃体肿大等症状。
1、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视诊可见扁桃体充血肿大,表面可能有脓性分泌物或瘢痕形成。触诊可发现下颌角淋巴结肿大。部分患者伴有口臭或反复低热症状。对于儿童患者,家长需注意观察其睡眠时是否出现打鼾或呼吸暂停现象。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C反应蛋白和血沉可能轻度增高。咽拭子培养可明确致病菌种类,常见为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对于反复发作的患者,建议家长定期带孩子进行免疫功能检测。
3、影像学检查
颈部超声可评估扁桃体大小及周围淋巴结情况。CT检查能清晰显示扁桃体隐窝内的脓栓和周围组织炎症范围。对于疑似并发症的患者,需进行鼻咽镜检查排除腺样体肥大等合并症。
4、药物治疗
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扁桃体炎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肟分散片或克林霉素胶囊等抗生素。伴有明显疼痛时可短期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或对乙酰氨基酚片缓解症状。局部可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或西地碘含片辅助治疗。
5、手术治疗
对于每年发作超过4次或引发睡眠呼吸暂停的患者,可考虑扁桃体切除术。常见术式包括传统剥离法和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术后需注意观察出血情况,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剧烈运动。儿童患者术后家长需特别注意饮食调理,从流质食物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慢性扁桃体炎患者日常应保持口腔卫生,早晚刷牙并使用漱口水。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摄入,如猕猴桃、西蓝花等。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寒冷季节注意保暖,减少呼吸道感染概率。出现咽部不适时可用淡盐水漱口,症状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