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认为颈椎病无非是颈背疼痛,没什么了不起。殊不知颈椎上承头颅下接躯干,神经血管分布交错密集,处于人体神经中枢的重要部位,还是脑血循环的必由之路,故而是人体事故的多发地带。一旦发生疾病,必然会影响到心脑血管和中枢神经,造成各类颈源性疾病,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人过中年以后,颈椎间盘退变加重,可引起毗邻的神经、血管和脊髓受压,发生错综多变的症状,即为颈椎病。颈椎的前屈活动以4 5和5 6颈椎为中心,后伸活动以4 5颈椎为中心,而且下颈段在颈椎活动中所受的应力最大和较集中,故临床上4 5、5 6及6 7颈椎间盘变性最早和最常发生。
椎间盘遭受急、慢性损伤后产生损伤后修复反应,可形成骨赘与破坏的椎间盘组织和后纵韧带组成的混合性突出物。其向后外侧突出时,压迫神经根,产生神经根压迫和刺激症状;向侧方突出,压迫椎动脉或刺激交感神经,产生椎动脉供血不足症状或交感神经症状;向后方突出,压迫脊髓,产生脊髓压迫症状;当突出物介于上述不同部位之间,同时压迫、刺激不同组织时,即可产生混合型症状。故临床上一般将颈椎病分为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脊髓型和混合型五种类型。
此外,还有一些并非罕见的类型会出现一些似乎与颈椎病“风马牛不相及”,甚至是扑朔迷离的症状,常常导致误诊、误治。
颈源性高血压
因椎—基底动脉供血失常,颈部交感神经受到刺激导致功能紊乱,除颈椎病一般症状外,还有高血压。此类病症按高血压治疗多不见效,而颈椎病症状被控制后,血压即随之下降。
颈源性脑血管疾病
全国每年近100万脑血管病人中,26%%是因颈椎病而诱发。这是由于椎—基底动脉受压,造成脑供血不足,长期维持这种状态,就会出现头晕、手足麻木、走路不稳,甚至发生脑血栓、脑梗塞,有些病人可因此导致偏瘫。如及时治疗颈椎病,就不会恶化为中风偏瘫等严重后果。
颈源性心绞痛
患“心绞痛”,一般药物治疗无效,应想到是否为颈椎病所致。这是因支配横膈及心包的颈椎神经根受到损害,或心脏交感神经受到刺激所致。病人可出现心前区疼痛,按压颈椎附近的压痛区可诱发疼痛,当头部处于某种特定的位置和姿势时可使症状加重,改变位置后则减轻,按颈椎病治疗就能收到明显效果。
颈源性胃炎
由于颈交感神经受到刺激或损伤,导致机能亢进,通过大脑皮层和丘脑反射性地引起胃肠交感神经机能兴奋,出现幽门括约肌过度紧张,舒缩无力,以致胃、十二指肠逆蠕动,促使胆汁返流而损伤刺激胃黏膜,从而引起胃部的急性或慢性炎症。
颈源性抽动症
病人头向一侧偏斜且频频抽动不止。笔者所遇首例,差点误为帕金森氏综合征,但经仔细检查,发现颈椎病变,即试按颈椎病治疗,采用中药内服外贴的双重疗法及穴位注射,结果一周后病人即中止抽动,一月后奇迹般地康复了。
颈源性吞咽困难
此类病症是由于下部颈椎椎体骨质增生速度过快,骨赘过大,压迫紧贴前方的食管,发生炎症、水肿而引起狭窄之故,临床上极易误诊为食管疾病。
由此可见,当一些患者经常出现头痛、牙痛、三叉神经痛、眩晕、恶心、呕吐、失眠、烦躁或有精神抑郁、视力及听力障碍、味嗅觉及皮肤感觉异常、心律失常等症状而又久治无效时,不妨查查颈椎,切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因为病变很可能在颈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