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早期主要表现为脊柱疼痛,如颈、背、腰、骶骨、肩等,或下肢关节、足跟疼痛或肿胀。它可以隐瞒病情的发作,甚至病人无法确定具体的发病时间。它也可能是急性发作,伴有关节肿胀和疼痛,活动受限。这种疾病有一个突出特点,那就是,夜间疼痛加重,症状更明显的早晨,休息不能缓解症状,感觉放松的活动后,症状缓解,医学称为“晨僵现象”。
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容易误诊,因为很多病人不显示脊柱疼痛在早期阶段,许多病人的肿胀和疼痛的下肢大关节的表现,许多医生不实现这个功能,导致误诊。很多医生会给病人拍照片(x光片、CT或MRI),看看疼痛的部位,比如腰部、颈部。结果诊断为腰椎或颈椎骨质增生。事实上,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在骶髂关节照片中具有重要意义,但骶髂关节疼痛并不是突出的表现。这就是早期强直性脊柱炎容易误诊的原因。
误解1: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去医院用青霉素或地塞米松止痛是错误的。因为青霉素对强直性脊柱炎没有作用,地塞米松可以缓解疼痛。但是地塞米松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衡量长期利弊的方法,我们知道它是非常有害的。
误区2:目前市场上很多风湿病药物被风湿病患者视为好药,尤其是在港澳台地区。这些药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们镇痛快,主要含有激素,以及一些抗炎镇痛药和维生素。这些药物打着进口的幌子。事实上,国外的药房是不出售这种药的。这些药物长期使用指标不能控制病情的发展,并可能引起很多副作用。
误解3:这是一个信息时代和广告时代。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急着去医院就诊,却被广告一步步误导。后,他们不仅被骗了钱,还推迟了他们的疾病。此外,一些含有激素或其他西药成分的所谓“中成药”,往往以“科研成果”为幌子,以配方披露不方便为借口,被制成医院自制的“中成药”。它们还承诺不含西药,没有副作用。
不仅能缓解疼痛,还能缓解疾病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致残疾病。因此,治疗不仅要减轻疼痛,更重要的是要控制病情,改善和恢复脊柱关节功能,防止疾病发展为关节功能障碍,防止进入失能状态。
20世纪60年代以前,强直性脊柱炎被称为“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央型”,因为强直性脊柱炎和类风湿关节炎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是慢性和致残性疾病;夜的痛更明显;早晨起床时疼痛较明显,活动后疼痛减轻;荷尔蒙和消炎止痛药对缓解症状有特殊作用。不同的是强直性脊柱炎主要由脊柱和大关节组成,而类风湿关节炎主要由周围关节组成。因此,强直性脊柱炎为“中央型”,类风湿关节炎为“外周型”。后来,随着医学研究的发展,发现这两种疾病具有不同的易感基因和不同的病理基础。事实上,它们是两种疾病,而不是一种疾病的两种类型。
然而,强直性脊柱炎和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有一些相似之处。甲氨蝶呤、磺胺嘧啶、龙鱼、火炬花根片、雷公藤等均对强直性脊柱炎和类风湿关节炎有效;羟基氯喹仅对类风湿关节炎有效,对强直性脊柱炎无效;硫唑嘌呤和环磷酰胺常用于严重和顽固的类风湿性关节炎,但用于强直性脊柱炎的较少。无论如何,强直性脊柱炎的药物治疗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