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是一种不可逆的致盲眼病,过去一直都被认为是多发于老年人的眼病,如今这一情况却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出现年轻化趋势。
青光眼致盲不可逆
青光眼主要表现为病理性眼球内压力升高导致视神经萎缩和进行性视野缺损。我国流行病学研究资料显示,40岁以上人群青光眼患病率为2.3%,致盲率约30%。由于青光眼导致的眼盲不管如何治疗都不能复明,因此和致盲原因位的白内障相比,青光眼对健康的危害更为严重。
此外,青光眼的遗传性也很强,如果直系亲属中有青光眼患者,子女患青光眼的概率会比正常人高出很多。
青光眼主要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先天性三种类型。根据症状,又可简单分为眼压急性升高者和眼压慢性升高者。眼压急性升高者会有不同程度的眼痛、同侧头痛、虹视、视力下降甚至恶心呕吐等症状,在急性发作期24—48小时即可完全失明;眼压慢性升高者,大多没有什么自觉症状,往往到了视野显著缩窄或视力下降的晚期阶段才发现患病。
虽然青光眼致盲后不能复明,但是如果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患者完全可以在有生之年保持一定的视觉功能,能够维持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早期青光眼几乎没症状,眼疲劳极易与干眼症等其他疾病混淆,因此延误了患者宝贵的就诊时机。
也有婴幼儿患有先天性青光眼的,由于自己无法表达眼部不适,眼压高、视物模糊这些症状往往也不易被家长发现,等到孩子长大了发现疾病的时候,视神经的损伤已经无法恢复,因此,如果发现婴幼儿有畏光流泪、眼球增大的表现,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青光眼排查。
这些不良习惯要避免
青光眼往往爱找几类人,其中之一就是易急躁、爱生闷气、易发怒、情绪波动大的人。此外,近视和远视人群也是青光眼的高危人群;有青光眼家族史、有眼外伤病史的人、糖尿病患者等都是青光眼的高危人群。
青光眼的发病还与用眼过度、乱滴眼药水、精神紧张以及一些不良生活习惯有关。
青年人避免这些不良生活习惯:
1.中午趴着睡
许多年轻人每天长时间使用电脑,或低头看书,中午时间紧,就趴在桌上休息一会儿。而长期保持低头的姿势,头部充血,使得血液在眼部聚集增多,眼压会升高,导致青光眼。尤其是本身有远视眼及浅前房结构的人群,如果在昏暗的房间里使用电脑或看书,容易引起瞳孔散大,诱发青光眼急性发作。
2.随意点眼药水
有些人眼晴不适,往往会自行去药店买眼药水滴。然而,有些眼药水中含有激素,激素类眼药水能消炎,也会使眼压升高,长此以往诱发了青光眼。有些对激素敏感的人,由于长期大量使用含有激素的护肤品也会引起青光眼。
市民平时购买眼药水时要留意看成分表,如果是激素类眼药水,使用时要遵医嘱。据了解,主要成分带“松”字的眼药水多属于激素类眼药水,如地塞米松、可的松、泼尼松龙、倍他米松、氟甲松龙等,此外,常见的氟米龙滴眼药也是激素类眼药水。
3.眼部过度疲劳+高度近视
近年来,高度近视在年轻人群中的发病率有所提高,而高度近视的患者由于眼球结构改变,使得视神经更容易受到眼压的损害,因此更容易患青光眼。
另外,年轻人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且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用眼的时间越来越多,容易引起眼部疲劳,而精神紧张及眼部疲劳,都可能导致血管收缩功能紊乱,通透性增加,房水分泌增多,进而导致眼压升高。
当前,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成为年轻人工作生活的必备品,这和青光眼年轻化不无关系,日本有研究发现,每天面对电脑荧光屏9小时以上,患青光眼的几率是正常人的两倍。
吸烟嗜酒、起居无常、饮食不规律、喜怒无常、习惯性便秘、顽固性失眠等皆可致青光眼病发;因全身病变长期服用某种药物,如长期服用精神类抗焦虑抑郁失眠药物等也是青光眼的高危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