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明年有望出方案,最早2022年后实施
有记者问:延迟退休的方案什么时候出台?什么时候实施?
尹蔚民明确回答:我们希望今年能够把这个方案制定出来,明年在报经中央同意以后向社会征求意见,根据征求意见的情况修改完善,应该是在后年正式推出方案。但是实施,那还是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会有一个社会预告。就是先把这项方案公布出去,但方案的实施时间至少要在5年以后,给大家一个心理的预期。比如现在公布了这个方案,5年以后才可以实施。而且是渐进式的延迟。比如我是55岁退休,5年以后实施也就是55岁零两个月退休,明年的人可能就是55岁零6个月退休,渐进式的。
“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核心点,就是要延长缴费的年限,相应缩短领取养老金的年限。”尹蔚民说,“肯定是‘小步徐趋、渐进到位’。就是说每年只会延长几个月的退休年龄,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达到规定的法定退休年龄。”
尹蔚民说,我国法定退休年龄是1953年劳动保险条例规定的。建国初的时候,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只有40岁左右,我们现在人均的预期寿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是74.8岁。在建国初期制定的退休年龄政策,很显然和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所以有必要作出调整。
医保全国联网:需跨三道坎
目前实现医保全国联网的最大难点是什么?有没有具体的推进时间表?对此,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说,医保全国联网最难的在于跨省的异地就医,比如集中到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医疗条件较好的大城市就医。
难在哪里?胡晓义梳理出三道坎:一是户籍管理制度的问题。二是管理技术问题。三是医疗卫生资源配置高度不平衡。他认为,前面两个是制度技术层面,相对好解决。但医疗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是异地就医实现实质性改变的最大的坎。
怎么解决?循序前进。“目前全国范围内的健康信息平台正在构建,全国统一标准的加载金融功能的社会保障卡,已经发行7.3亿张,也就是说全国有一半人已经有了社会保障卡。下一步,解决身份识别。最后、也最难解决的是医疗资源的配置均衡化问题,特别是优质医疗资源更多地下沉,而不是完全集中在大城市、特大城市,需要和医改中的分级诊疗制度结合起来、引导百姓合理流向就医,否则很难短期实现。”胡晓义说。
“中人”退休待遇:“可以有更好的预期”
今年年初,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有将近4000万人要同企业职工一样缴纳养老保险,养老保险制度“双轨制”破冰。有记者提问,今后机关事业单位“中人”退休后待遇会比现在退休的“老人”要低吗?
对这个问题,胡晓义回答说,上个世纪90年代,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时,已经退休的叫“老人”,新参加工作的叫“新人”,中间这段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叫“中人”。“中人”养老保险将来的待遇结构是“2+1+1”,“2”中一个是基础养老金,一个是个人账户养老金。需要“+1”的是(和新人不同)还有一个过渡性的养老金,就是因过去年份没有缴费而视同缴费计算的过渡性养老金。再“+1”,就是再加一个职业年金。实际上养老金总体结构就是这四个结构。
对“中人”今后待遇问题如何估计预期?胡晓义引证一个旁例,“企业养老保险改革至今,从1997年作出改革的决定,至今已经18年的时间,在这个改革之后至少有6000多万‘中人’已经进入到了退休了,我们可以看这18年来他们的生活是更好了,还是更差了。1998年的时候每个月只有471元的养老金,到去年年底已经达到了2050元,涨了4倍多。所以,从这一点来说,我想是应该可以有更好的预期。”
央企薪酬改革:已实施“三结构”新方案
今年1月1日央企薪酬制度改革方案正式实施,报道中称,首批包括53家央企和19家金融、铁路的央企。央企负责人薪酬调整的结果是否会对社会公开?
对此,尹蔚民说,央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中央已经批准,而且文件已经正式下发,从今年1月开始执行新的方案。
“央企薪酬制度改革的核心,就是要规范央企负责人的收入,特别是工资、福利的收入,去掉或者限制一些过高和不合理的收入。”“所有的央企负责人都是执行统一的薪酬制度,就是‘三结构’。第一是基本年薪,第二是绩效收入,第三是任期激励。央企负责人的基本年薪是央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2倍,基本年薪是按月发放;绩效收入是要根据考核的情况,按照不同企业的经营规模、经营的效益,在考核的基础上进行发放的,原则上不超过基本年薪的2倍;任期激励,3年一个任期,在任期考核的基础上,按照不同的系数来确定发放标准,但不能超过基本年薪绩效工资的30%。配套政策3月份就会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