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卫生厅近日发布《广东省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实施方案(2012-2020年)》。记者了解到,梅毒这个老病近年死灰复燃,广东每年报告约有5万人感染梅毒。专家提醒,隐性感染者、男同性恋感染者、老年感染者持续增多,呼吁要实施安全性行为。
担忧隐性感染不自知,早期传染性强
广东省皮肤性病防治中心主任医师杨立刚介绍说,由于社会流动加剧和性观念改变等多种因素,近年梅毒在全国有死灰复燃之势,新发病例数持续上升。广东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常住人口超过1.05亿人,因此每年报告例数也在全国排第一,近几年每年约有5万例,不过除以庞大的人口总数,广东的发病率在全国只排第六、七位。
杨立刚表示,根据全省监测情况,近年梅毒传播有三个新特点。首先是隐性梅毒迅速增多,大多梅毒患者在体检、婚检、献血、手术前检查才被发现。隐性梅毒没有症状,患者并不知道自身患病,但是有传染性,且越是早期传染性越强,几年后会发展为晚期的三期梅毒,可导致心血管梅毒、神经梅毒等。
更令人担忧的是会传染给配偶,通过母婴传播,导致孩子感染先天梅毒。因此,为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现在入院手术都会把梅毒血清检查列为常规。
其次,男同性恋者成为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广东省皮肤病医院在省内开设了首家男同性恋特需门诊,为同性恋者提供免费保密的艾滋病筛查和性病诊治。每周有数十人就诊,其中不少就是梅毒患者。专家分析,这与男同性恋者性伴侣较多、性行为活跃有关。
第三个特点是老年感染者增多。广州多家医院皮肤科接诊的梅毒患者中,相当大比例是六七十岁的老伯。杨立刚分析,这与现在医院普遍推广检测有关,一些老年人生活空虚找“小姐”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一些老人家贪图快活,不愿意戴安全套,容易中招。”
防控三年遏制上升势头,建立监测检测网络
由于梅毒与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相似、感染人群交叉,《广东省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实施方案(2012-2020年)》提出,要加强梅毒防治和艾滋病防治的有效结合,建立健全梅毒预防与控制工作机制。到2015年,有效遏制梅毒疫情快速上升的势头;到2020年,一期和二期梅毒年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先天梅毒年报告发病率在15/10万活产数以下。
按照防控方案,到2015年底,全省一期和二期梅毒年报告发病率增长幅度控制在5%以下。充分发挥全省6个国家级、19个省级性病监测哨点作用,基本建立梅毒监测检测网络和省、市、县三级梅毒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体系。县区级医疗保健机构具备梅毒筛查能力的比例达到90%,具备梅毒确诊能力的比例达到80%;有条件的地区逐步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广梅毒筛查。
方案提出,加强重点人群和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各级性病预防控制机构要以艾滋病和梅毒高危人群较集中活动的公共场所为重点,倡导采取安全性行为,通过免费发放、社会营销等多种方式促进安全套的使用,减少高危行为的发生。应充分发挥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及网络宣传的力量,在男男性行为人群中推广安全套的使用。另外,对孕产妇要早检查、早治疗,避免传染给婴儿。
呼吁广东应设立梅毒防治专项经费
不少性病防治专家透露,目前广东梅毒防治没有专项经费,只能在省财政列出的每年200多万元性病防治经费中“挖”出一点经费支持,一年不到100万元。他们呼吁,省财政应该设立梅毒防治专项经费,加强皮肤性病防治机构建设,落实宣传教育、筛查检测、规范化治疗等措施。
省卫生厅有关负责人也表示,各地要加大对梅毒防治工作经费的投入,梅毒流行严重地区应积极与财政部门沟通,设立梅毒控制专项经费。省卫生厅每年将开展一次督导,对重点地区工作进行抽查。
防骗诊治其实不贵,早期发现百元可治好
广州几家公立医院的皮肤科专家告诉记者,经常在门诊碰到一些梅毒病人,他们一拿到检测结果就吓得半死,听信广告到一些民营医院治疗,被骗了上万元,却治不好,只能跑回大医院治疗。其实梅毒是个老病,诊断治疗都很简单,费用不高。
“只要早期发现,不超100元就可以把梅毒治好。”杨立刚举例说,在正规医院检查梅毒,初筛不到100元,确诊也不到200元。梅毒治疗也便宜,最常用的是青霉素,一周一次打针,需要打三次,治疗费用不会超过100元,绝大多数梅毒都能治愈。如果对青霉素敏感,用别的药物,一般也是几百元到一千多元而已。
专家提醒,梅毒可防可治,规范治疗愈后良好,病人应该及时到正规医院治疗,谨防上当受骗。
健康提示
早期症状不明显要主动及早检查
梅毒是一种特殊的性病,由于开始症状往往不明显,所以很多患者忽视就诊,等到确诊时已是三期梅毒,损伤神经系统、心血管等重要器官。
专家提醒,感染后2—4周,一期梅毒多数会出现硬下疳(在外阴部分单个或多个无痛性的溃疡);二期梅毒典型症状是手脚掌出现铜褐色的疹子(俗称玫瑰疹),不痛不痒,持续15—21天疹子就消退了。所以一旦有高危性行为,一定要主动及早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陈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