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实用!5 个实用小技巧,帮你轻松远离高血脂

武汉世纪国医堂中医医院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脂早已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经常吃外卖、久坐不动、熬夜刷手机的年轻人,血脂超标的风险也在不断上升。其实,高血脂的预防并没有那么复杂,武汉世纪国医堂中医医院建议,做好以下5个日常小事,帮你守护血管健康,远离“沉默的健康杀手”。

武汉世纪国医堂中医医院湖北省卫生厅批准的我省传承中医精粹,兼容西医文明的中西医结合医院。发扬传统、吐故纳新、中西结合、面向当代,武汉世纪国医堂中医医院有限公司是弘扬和展示博大精深中医药文化的窗口和基地,也是中西医对话和交流的坚实平台。医院在传承“杏林春满、悬壶济世”等优秀国医文化的同时,将南丁格尔和白求恩精神作为医院医德、医风的建设标准,引进西方医院先进技术和优秀管理模式,对全体医护人员定期培训、监督和考核,实现从医疗质量到服务水平的卓绝品质。

1.吃对饭:给血管“减负”

少吃油炸食品、动物内脏和甜腻糕点(比如蛋糕、奶茶),这些食物中的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会让血脂快速升高;多吃全谷物(如燕麦、糙米)、新鲜蔬菜(如芹菜、菠菜、西兰花)和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胸肉、豆制品),其中的膳食纤维和不饱和脂肪酸能帮助调节血脂。烹饪时尽量用蒸、煮、炖代替煎、炸,减少食用油的用量,每天控制在25-30克以内。

2.动起来:让血脂“动”起来

每周坚持15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运动,比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每天抽30分钟就能完成(可以分成早晚各15分钟)。运动能促进身体代谢,消耗多余的脂肪,减少脂质在血管壁上的沉积,还能增强心肺功能,一举多得。如果平时没时间出门,也可以在家做瑜伽、跳绳、平板支撑等运动,只要动起来就有效果。

3.控体重:远离血脂超标的“诱因”

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也就是“啤酒肚”)是高血脂的重要诱因,体重超标的人,血脂超标的概率会比正常人高2-3倍。建议通过合理饮食和规律运动控制体重,将BMI(体重指数,计算公式:体重kg÷身高m²)控制在18.5-23.9之间。比如身高1.7米、体重70公斤的人,BMI约为24.2,属于超重,需要适当减重。

4.戒陋习:别让坏习惯“拖垮”血脂

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让脂质更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酒精会直接升高血液中的甘油三酯,还会影响肝脏代谢脂质的功能,增加高血脂的风险。建议尽早戒烟,远离二手烟;饮酒要适量,男性每天饮酒量不超过25克(约等于啤酒750毫升、红酒250毫升或白酒50克),女性不超过15克(约等于啤酒450毫升、红酒150毫升或白酒30克),建议不饮酒。

5.少熬夜:别让熬夜“打乱”代谢

长期熬夜会打乱身体的生物钟,影响脂质代谢酶的活性,导致脂质无法正常分解和排出,进而升高血脂。建议每天固定作息,尽量在晚上11点前入睡,保证每天7-8小时的睡眠。如果因为工作需要熬夜,第二天可以适当补觉,但不要白天长时间昏睡,以免进一步打乱作息。

预防高血脂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需要长期坚持的习惯。这5个小技巧看似简单,但只要你能融入日常生活,比如每天多走一步路、少吃一口油、早睡一小时,就能慢慢改善身体状态,让血脂保持在健康范围。记住,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预防高血脂有效的“良药”。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医生

MORE+

擅长:肺结节、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各类结节疾病;三叉神经、面瘫、面神经痛等神经系统疾病

擅长:疑难顽固性颈肩腰腿疼、肩周炎、腱鞘炎、关节滑膜炎、肌肉扭伤、颈椎病、网球肘、腰椎间盘突出症、风湿类风湿、痛风、骨质疏松痛症、耳鸣、耳聋、头痛、头晕、中风后遗症、三叉神经痛、面瘫、坐骨神经痛、膝关节及足跟痛等各种急慢性痛症及疑难杂症等。

擅长:望色切脉,以双手诊脉为特色,坚持用中医的思维辨证治疗内科、妇科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脑血管疾病;肺结节、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各类结节疾病;肝胆疾病;肺癌、肝癌、胃癌等肿瘤疾病;前列腺疾病、性功能障碍等男性疾病;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炎等胃肠道疾病;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头痛、头晕、痛风、颈肩腰腿疼等各种疼痛疾病;耳聋、耳鸣等耳鼻喉疾病;荨麻疹等皮肤疾病;不孕不育疾病、亚健康调理、治未病等中医疑难杂症。

热门科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