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早期发现脑瘫患儿 早产儿脑瘫怎么护理才好

上海新科脑康医院神经内科

如何早期发现脑瘫患儿

不少脑瘫的婴幼儿在“呱呱”坠地后,家长并没有发现孩子有什么明显的异常状况,特别是那些轻型的脑瘫儿童更容易被忽视,甚至会误认为是其他疾病,如佝偻病、缺锌、营养不良、软骨病等等,这样就使婴儿错过了早期诊断,贻误了早期治疗的机会。

其实脑瘫儿童在早期所表现运动障碍、姿势异常以及进食异常等,只要细心地观察,不难被发现。应从以下两方面去观察识别:

1、脑瘫患儿在各方面的发育都比同龄正常儿童差。如:全身发软、无力或四肢发紧;易惊、角弓反张、少动或过多地乱动;喂奶时出现吸吮无力、吞咽困难或经常呛、噎、吐奶;婴儿的嘴不能很好地闭合,哭声微弱或阵阵尖叫;2-3个月时还不会笑、抬头,持续哭闹,手指紧握,不会张开;4-5个月时还不会翻身;8个月时还不会坐,甚至不会抓、握,也不会把手放到嘴边,另外,智力发育也落后于同龄正常儿童。

2、异常的动作或姿势。常见的有肌张力亢进,母亲在换尿布时或洗澡时觉得小儿身体发硬,或肌张力低下,身体发软,自发运动减少;流口水,颤抖;在学站时,两腿并拢,双脚总是脚尖落地,有的甚至出现交叉,呈剪刀型;肢体运动不协调、不对称,头不能保持正中位置等,这些都是脑瘫患儿常见动作或姿势。

早产儿脑瘫怎么护理才好

早产儿脑瘫是现在较多见的一种脑部发育障碍,它不仅给患者的健康成长造成阴影,还会给患者的家庭形成一定的负担。那么你知道早产儿脑瘫怎么护理才好吗?今天,小编为大家早产儿脑瘫的护理方法。

早产儿脑瘫的原因

1、母体因素引起早产儿脑瘫。母亲妊娠的年龄与小儿脑性瘫痪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母亲年龄在25~34岁的产妇其小儿脑性瘫痪的患病率低为0.092%,母亲年龄在40岁以上小儿脑性瘫痪的患病率高为0.33%,母亲年龄不足20岁的小儿脑性瘫痪的患病率是25~34岁母亲组的两倍。

2、胎儿宫内慢性缺氧引起早产儿脑瘫。胎儿期缺血、缺氧是引起早产儿脑瘫的病因,在胎儿期胎儿通过胎盘与母体子宫血流进行气体交换以获得氧气和排除二氧化碳,凡影响母体和胎儿间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的原因均可造成胎儿缺氧,而胎儿较长时间的缺氧会影响脑组织的发育引起脑损伤,轻度缺氧时母体多无明显症状,但对胎儿则会有影响。

3、遗传因素引起早产儿脑瘫。近年来的研究认为遗传因素在脑性瘫痪中影响越来越重要,有明显产前因素的脑性瘫痪中1/6为遗传因素所致,虽然遗传因素不是脑性瘫痪的主要原因,但存在着与脑性瘫痪有关的易感因素

早产儿脑瘫的护理方法

1、日常护理

日常生活活动是人们维持生活根本的活动,小儿脑瘫往往存在多方面能力缺陷,需对其进行日常生活护理及练习。更衣时应留意患儿的体位,先穿患侧再穿健侧。

2、营养合理

提倡母乳喂养,尤其是早产儿及小于胎龄儿。母乳不足,采用合理的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幼儿补充各种辅食,包括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蛋白质。食物应易消化,高营养。例:冲藕粉、果汁、牛肉汤、牛乳、豆浆、蛋花汤等。

3、注意

患者因发育迟缓,各种动作的发育均迟于同期的健康小儿,行动不便,保持病房安静清洁,定时开窗通风,定期进行空气、地面消毒,晨间护理细心,定时巡视病房,尤其夜间后加强巡视,防止小儿坠床、烫伤、自伤、他伤等其它意外事故发生。

4、健康教育

家属防止患儿的异常姿势,并教患儿练习应该完成而没有完成的动作。例如:翻身,爬行,用手持物,单膝跪立等。定期接种各种疫苗。

早产儿脑瘫的治疗方法

首先,通过脑瘫的药物治疗进行辅助对症。在婴儿期,可以辅助应用一些神经营养药物如谷氨酸、脑活素、脑复康等。病变一旦固定,这些药物也就起不了作用。可以使用一些肌肉松弛药物如巴氯酚等。但这些药物不能长期使用,以免造成运动能力低下及药物毒性蓄积等不良反应。

其次,对于患儿进行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是脑瘫患者重要的治疗方法,在早期治疗中,尤为重要。通过康复训练,可以使脑组织在不断的成熟和分化过程中,使被损害部分的机能得到代偿,从而使患儿的运动功能得到改善。

接着,中医治疗:祖国传统医学的治疗方法主要为针灸和按摩。

后,进行手术治疗,在脑瘫患儿的临床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各种非手术治疗无效时,手术就成为重要手段。手术又分为神经手术和矫形手术两大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医生

MORE+

擅长:脑梗后遗症、脑出血后遗症、脑外伤后遗症、小脑萎缩、帕金森、特发/原发震颤、脊髓损伤、头痛头痛、各类术后引起的肢体功能障碍等神经系统疑难病。

热门科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