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价政策下为何常用药仍涨价?

原创

最近几年,为了缓解老百姓经济压力,让百姓吃上好药、放心药、便宜药,政府陆续推出了取消药品加成、带量采购等一系列措施,以有效促进药品降价。但是为何在一系列措施落地的背景下,一些常用药仍然出现涨价、断供的情况?业内人士表示,药品涨价“分市而论”

有不少患者和医护人员在社交媒体上吐槽亲历的药品涨价的情况。与两三年前相比,扑尔敏、甘草片、罗红霉素、硝酸甘油等常用药品价格一路上涨,有的地方这些药品的涨价幅度甚至已经达到了50%以上甚至翻倍。很多人表示不理解,近几年降低药价的政策频出,国家从各个环节不断努力将低药品价格,在降价政策下,为何还会出现常用药涨价的情况呢?

有相关业内人士表示,对于药品的涨价要“分市而论”,最近涨价的药品大多是在药店、诊所或者民营医院出售的药品,而公立医院的药品价格涨幅不大。公立医院受降价政策影响较大,而药店诊所等则属于非政策性市场,也叫体制外市场,老百姓自费买药,药品流通完全市场化。之前所推出的降价政策只针对政策性市场,也就是体制内市场。

据统计,由政府统一招标采购的“体制内市场”主要包括全国1.2万家公立医院,3.5万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3.7万个乡镇卫生院,这部分的药品消耗占整个药品市场的比例超过七成。

与体制内市场深受政策影响不同,在由药店、民营医院、私人诊所、村卫生室组成的体制外市场,大多数时候降药价的政策并不能产生明显的价格引导作用。而关于体制外市场的部分药品涨价,是由于多种原因综合导致的,上游的原料药“垄断”造成的成本上涨是一个重要原因,这其中既有环保监管趋严、中小型原料药企业关停的因素,也与一些原料药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拉高价格有关。

也有相关人士表示,随着原材料价格上涨、质量监管日趋严格,一些药品的生产成本被推高,而市场需求一度饱和,相应企业对这类产品的生产积极性不高,导致一些药品的供给量不足,价格也随着上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