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乙肝的高流行区,目前约有1.2亿人携带乙肝病毒。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来,新增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以成年人为主,45岁-54岁年龄组增加显著,而儿童罹患率则呈下降趋势。
自1992年开始,我国将乙型肝炎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对所有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这也是近年来儿童罹患乙肝呈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然而,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成年人感染乙肝病毒呢?这可能与近年来各种有创操作增加、成年人预防乙肝感染的意识不足有关。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感染科主任钟晓祝教授介绍,乙肝病毒主要是通过血液、母婴、性行为三种途径传播,日常接触如握手、拥抱、一起工作、吃饭等一般不会传播乙肝。然而,近年来,文身、文眉、穿耳洞、修甲等行为的兴起,操作人员多数未受过专业培训,无菌观念淡薄,易造成交叉感染,而且有些用具未能做到一人一消毒灭菌或者一次性使用,使得乙肝病毒得以传播。另外,人们对婚前性行为观念的逐渐改变,甚至出现多个性伴侣,均促使成人乙肝病毒感染增多。
对于乙肝,大多数人都认为“小三阳”比“大三阳”的传染力要弱,其实不然,乙肝病毒的传染力强不强,主要看其携带的病毒数量的多少,即乙肝病毒DNA的数量,这也是医生追踪病人病情变化及治疗的重要指标。
钟晓祝主任说,目前我国乙肝患者中大多数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对于该类人,只需要定期复查肝功能及病毒数量,监测其演变情况,并不是一发现就要服药治疗。只有当病毒数量长期未能下降并处于发展趋势,影响肝功能,或有肝硬化、肝癌等病情恶化的情况下,才考虑给予抗病毒治疗。而一旦开始治疗,则需要病人坚持服药及定期监测各项指标。一些病人由于未能坚持治疗,导致病毒数量反弹,病毒变异及耐药,肝功能恶化,进一步演变成肝硬化甚至肝癌。因此,对于乙肝的治疗,需要病人的坚持与配合。但不少病人认为抗病毒药物只要服用一段时间便可停药,因此未能规范治疗,从而导致病情反复、恶化。
乙肝病毒携带者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中不会对周围人群构成威胁。但乙肝病毒携带者需对自己负责,定期检查,监测其病毒的演变情况,发现异常及早治疗。
钟晓祝主任建议:有乙肝病史或家族史,或曾有不规范美容行为操作的人群,或近期出现乏力、易感疲劳、食欲欠佳、皮肤发黄、肝区不适等症状者,最好到医院检查一下,以期早发现,规范治疗,防止乙肝恶化可能。(廖慧华林裔丹胡琼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