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北京佑安医院中西医结合中心主任医师 杨华升
旅游景点、山里路边,总有小商贩摆着一地中药材在卖,有些地方甚至还集散成行,颇具规模。有些药食两用的药材,比如枸杞、莲子、大枣之类,游客容易辨识,利润也不会太高。所以,很多商贩喜欢卖一些“有故事”的药材,比如千年何首乌、老人参、野生灵芝等,号称“山里现采的,新鲜”“价格便宜”“独此一家”“能延年益寿、补肾壮阳、抗肿瘤”。
很多游客认为,产地买来的肯定更地道、更便宜、更新鲜、更可靠,一时冲动买下来,盲目服用,就此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景区路边购买的中药材往往有以下问题:第一,消费者不知该怎么用,使用不当有毒性。比如具有乌发功效的何首乌,使用、生效是需要条件的。首先,生首乌要经过专业而复杂的加工炮制过程——“九蒸九晒”变成制首乌。两者功效有明显区别,制首乌有补肝肾、乌须发的作用;而生首乌的功效主要是解毒、通便,且使用不当可能对肝脏造成严重伤害。一般景点出售的何首乌均为生首乌,未经加工的大块生首乌形态很吸引人,但如果买回家随意服用,很容易中毒。第二,同类植物消费者不会辨别。最常见的如三七,一般药用的是云南、广西生产的田三七,具有活血化瘀等多种治疗作用,而伪品菊三七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形态和田三七非常接近。目前发现,菊三七可致非常严重的肝小静脉闭塞症,严重者甚至致死,我们医院就曾收治这样的病例。因此,如果不具备相关的鉴别知识,不可以在景点购买药材。第三,夸大功效,称能治各种病,欺骗不懂药材的消费者。有些中草药确实效果多样,但需要和其他中药共用才能发挥药效,涉及配伍、剂量、疗程、禁忌等诸多问题,必须在中医师的指导下应用。中药治病保健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可随意听信小商贩的吹嘘而盲目购买服用。比较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前两年火爆一时的“玛卡”,曾经被商贩吹捧得无所不能,但现在已经风光不再。第四,以次充好、造假。中药材造假自古有之,很多比较名贵的中药材都有这种现象,如假冬虫夏草、假藏红花。有的商贩宣称商品低于市场价,其实是用便宜的药材冒充,欺骗消费者不懂行,如用普通红参冒充高丽参。
最可怕的是掺入有毒物质,如铅等重金属或用工业染料染色,如将普通石斛卷曲染色加工后,假冒名贵的铁皮枫斗,服用后很可能危害健康。第五,冒充野生。生态破坏导致很多野生药材资源枯竭,一些商贩以“野生”作为噱头,提高价格。一些稀缺的野生药材售价往往远远高于种植药材。野生还是家种,非专业人员根本无法辨识,还是谨防上当,不买为佳。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独家授权的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或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