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蒙古自治区西部4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横亘着中国第二大沙漠——巴丹吉林。初次见到这个名字,是在小说《夹边沟记事》里,被发配到沙漠边缘的人们因为饥饿和严寒不断死去,漫漫黄沙掩埋了他们的枯骨,看得人揪心不已。抛却这段惨烈的历史不提,巴丹吉林原是绝美的地方。
有人说,巴丹吉林是“上天画下的曲线”,这里奇峰、鸣沙、群湖、神泉、古庙汇聚,一直都是旅行者和摄影师向往的大漠秘境。
我去时适逢深秋,天气好得出奇。清晨,我们向大漠深处进发。窗外是连绵起伏的沙山,温暖的阳光倾泻而下,形成一片浑然天成的金色。我兴奋地掏出相机想要拍几张照片,然而身下的吉普车一会儿攀上高峰,一会儿冲向低谷,仿佛要将人的心肝肺都甩出去,几经尝试无果。
司机兼导游谢师傅告诉我们,巴丹吉林分布着密集而落差巨大的沙峰,是当地一大特色。所以,去巴丹吉林必备晕车药,不管平时有没有晕动症,也不管你身体强壮与否,大多数人都架不住连续数天“过山车”体验。
车行不久,翻过一座高山,眼前赫然出现一片碧莹莹的湖泊,像翡翠般镶嵌在茫茫沙海中,后来每走一段,都能遇上或大或小的湖。当地人管这种沙湖叫“海子”,相传很久以前,一位名叫巴丹的额鲁特蒙古族老人放牧时误闯入这片大漠,惊喜地发现了60个海子,于是将其命名为“巴丹吉林”。在蒙语里,“吉林”表示海子,也就是湖泊。
有湖泊处,多有泉眼。我们经过一个名叫音德日图的湖泊,谢师傅指着湖心一块突出的大石头说,这块石头上共有108处泉眼,常年涌泉不止,当地人视其为“神泉”,常不辞辛苦赶来朝拜。
晚上住在沙漠腹地的苏敏吉林,意思是“有庙的海子”。在碧水泱泱、青草萋萋的湖边,散布着简陋的平房和蒙古包,还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巴丹吉林庙。据说,该庙始建于1755年,至今香火不绝,每年八月,还会举行盛大的庙会。
沙漠的夜晚格外宁静,繁星底下的蒙古包里,热情的当地人将最好的酒肉拿出来待客。肉是现宰的肥羊,有一点膻气,但很鲜嫩,酒也够劲。当地不产蔬菜,仅有的一点土豆、萝卜都是开车从阿右旗运来。老乡们说,早些年进城靠骆驼,一来一回得好几天,现在有车了,也得两天时间。为了防止风沙淹没道路,他们在车道边插上红色的旗帜,一切,都原始得像一个远古的传说。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独家授权的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或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