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些高校学生自杀、猝死等负面事件对其他学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而一些导师以职务之便压榨学生的新闻,则给了研究生们以及准备考研的同学带来了很大的心理波动。回到疫情期间,身边亲属朋友患病、死亡,会让人觉得更加难熬,对于湖北的朋友来说更是如此。受到这些事件的影响,我们可能产生愤怒、失望、悲伤、无意义感等负面情绪,也可能会产生消极、厌世、放弃、报复等负面行为。
相比于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负面事件,离我们较远的负面事件,比如巴西亚马逊雨林的森林火灾、冰川消融的速度变快等,对我们来带的心理影响却相对较小。
都是坏消息,为何我们受到的影响不同?反应不同?应对方式也不同呢?
这就要把视角拉回到事件本身与我们的心理距离上了——事件与我们的心理距离越近,我们自身感知到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越强,看问题更加片面局部,越容易受到负面情绪感染的作用。
什么是心理距离?
所谓心理距离,是指大家以自我为中心参考点,所感知到的与客体或事件距离我们的远近。
它包含了时间距离、空间距离、社会距离与真实性四个维度。具体来说:
从时间维度上看,过去或未来发生的事件(如后年年底、去年过年)属于远距离的事物,而此时此刻发生的事情,则是近距离。 从空间距离上看,远方的事件(如国外、火星)属于远距离的事物,而此地发生的事情,则是近距离。 从社会距离来看,他人或无关的人(如陌生人)属于远距离的事物,而自己或身边的亲人朋友发生的事情,则是近距离。 从真实性来看,发生概率极小的事件(如彩票中奖)属于远距离的事物,而发生概率极大的事情,例如今天吃午饭,则是近距离事件。
心理学上的解释水平理论(Construal Level Theory,CLT)认为,一方面,我们与事件的心理距离越近,所感知到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更高。举例来说,如果你是一个烟民,你身边同为烟民的亲戚朋友患肺癌去世,相对于看到新闻报道中某烟民患肺癌去世,你感知到的吸烟的风险会更高,更可能戒烟。换句话说,负性事件与我们感知到的相关度越高,我们越觉得自己可能会碰上类似的负性事件,越会受到它的影响,从而产生一些相关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