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鼠卡介苗或能预防哮喘

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副会长、浙大医学院副院长沈华浩教授说,他的团队,是一个每天都要动脑筋创新的团队。

医生为什么要创新?

在人体的各个器官中,呼吸系统的研究是最为复杂的。因为它不像心、肝、脾、胃等器官,是人体的“对内机构”,而且细胞构成比较简单,研究清楚病人的内环境,治疗就能开展。

呼吸系统,是人体唯一一个接触外界的“门户”,外面“带”进来的东西,对呼吸疾病的产生,有极大的影响。而且肺部的细胞构成特别多,这就更增加了呼吸系统疾病的复杂性。

所以,呼吸系统疾病研究难度非常大,需要基础科研的不断支持、补充。沈华浩的团队,除了有临床医生队伍,还有一支非常强大的科研团队:浙江大学呼吸疾病研究所。

研究转基因小鼠

哪个基因对发病起作用

记者昨天到浙江大学医学院,参观呼吸疾病实验室时,研究人员正在做动物模型:麻醉一只小白鼠,使得它暂时失去自主呼吸能力,然后将小鼠放到一台实验用的呼吸机上,帮助它得到人工呼吸。这样科研人员通过观察小鼠的肺部阻力数值,来测试小鼠的气道反应和小鼠的肺功能。

实验室的博导、陈志华教授告诉记者,这个实验室,从成立以来,就一项接一项做创新研究,这其中,小老鼠们是最重要的成员之一。

“小鼠的基因90%与人类相似。所以这些小白鼠们,是呼吸疾病实验室贡献最伟大的团队成员。”

“目前,实验室已经有十几个品种的转基因小鼠,用来帮助研究到底哪个基因在哪种呼吸系统疾病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这样,医生才能够有的放矢地下达准确高效的治疗方式。”

陈志华向记者介绍了团队创新研究中的几个项目,这些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在世界上属于一流水平,有一些目前已进入临床前试验阶段。

生命早期接种卡介苗

或能预防哮喘

我们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会注射卡介苗疫苗,为的是抵抗肺结核。

沈华浩团队研究发现,注射卡介苗疫苗,启动了人体内一种叫做TH1型的免疫反应,而哮喘气道炎症的本质是一种TH2型免疫反应。这两种免疫反应在生命体内相互抑制,因此卡介苗注射能够有效防治哮喘

这项理论研究持续了十几年,成果发表在《变态反应学》等国际免疫和变态反应主流期刊。目前证实,小白鼠如果在出生后两周内接受低剂量的3~5次卡介苗疫苗,在它们2年的生命周期中,已经能够终生免疫哮喘发作。

所以,沈华浩团队的研究结果提示:如果分剂量,在人成长的不同阶段注射卡介苗,也许能够终生防止哮喘的发生。团队据此创新性地提出了疫苗防治哮喘的概念。

接下去,临床测试马上开始。

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对研究呼吸疾病有新启发

细胞自噬过程,从字面也很好理解,就是在人体的细胞内,物质进行周转时,一些损坏的蛋白或细胞器,被自噬小泡吞噬后,送入特定机构中进行降解。

像蝌蚪变成青蛙后,尾巴不见了,就是细胞自噬的作用。

细胞自噬的这个本领,好比人类的垃圾处理系统,并且它们做得非常“绿色”,降解了损伤的细胞器和不必要的蛋白后,还可以循环利用。

这对人的身体,也是一件好事。但是,这种细胞自噬的功能,也是过犹不及的。

沈华浩团队,开创了国际先例:把对自噬细胞的观察,引入到呼吸系统疾病研究中来。团队发现: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下,呼吸系统的细胞自噬功能,会出现过度“工作”的情形,“狼羊同饲”了--把好的坏的细胞器都给吞了。

他们研究发现,在气道上皮细胞中,一旦细胞自噬过程泛滥,会导致气道上皮细胞的损伤,这种损伤一旦形成,就会介导后续气道炎症的形成,导致哮喘和慢阻肺的发生发展。

沈华浩团队,研究出了阻断气道上皮细胞过度自噬的通路,从而也阻断了气道受损的风险。

这些研究中关于慢阻肺的前期工作已经发表在国际权威研究杂志《美国科学院院刊》上,近期他们关于细胞自噬与哮喘的研究工作有望发表在更高水平的杂志。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这项研究,为慢性气道炎症的防治提高了全新的治疗靶点。

激素治疗不管用

难治哮喘找到新方法

人体白细胞中,主要含有三种细胞形态: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中国有3000万哮喘患者,其中有5%~10%的患者,属于重症或者频发患者。一般来说,普通哮喘患者,在哮喘发作的时候,嗜酸性细胞数量急剧上升。一般接受激素治疗,就能有很明显的效果。沈华浩团队早在十几年前就开始研究嗜酸性粒细胞在哮喘发病中的关键作用机制。

但是沈华浩团队最近发现,重症或者频发哮喘患者,当他们哮喘发作的时候,数量往上蹿的并不是嗜酸性粒细胞,而是中性粒细胞。这导致这一批患者,对目前医学界大量普及的哮喘治疗方式--激素治疗法,是不敏感、不奏效的。

沈华浩团队针对这些对激素治疗不敏感的重症哮喘患者的中性粒细胞气道炎症的分子发病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该项目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资助。通过这些研究,有望为重症哮喘患者提供两种新的治疗方案:通过药物干预增加这些重症哮喘患者对激素的敏感度,变“激素抵抗”为“激素有效”;或者通过药物干预,直接抑制这种中性粒细胞气道炎症。

这些研究有望为广大重症哮喘患者造福,相关药物正在进行开发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