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砸12公交车 破坏公物可能会是哪些心理因素

来源:沈阳晚报

4月6日18时许,位于大东区榆林大街附近的163路公交终点站的停车场内,十余辆公交车的玻璃被击碎,车内一片狼藉。这到底是什么仇什么怨?据了解,这些公交车是前段时间换下来的下线车辆。警方已经介入调查,具体的损失情况还在进一步核查中。

4月10日,记者从沈阳市公安局大东分局了解到,案发后,警方抽调精干警力迅速介入调查,很快查清案情:砸车玻璃的是4名小学生!

接到报案后,大东分局成立专案组,查看附近监控录像并走访调查,结合嫌疑人作案动机分析,认定未成年人作案可能性较大。专案组民警对附近的学校进行了摸排,确定有4名6年级的小学生在公交车玻璃被砸的时间段去过公交站。专案组通过这条线索进一步摸排,确认了这4名具有重大嫌疑的学生。

经大量工作,警方于4月10日找到了4名学生。原来,4月6日,4名学生放学后到该公交车终点站的公交车上玩耍,发现了公交车驾驶员座位下的破窗锤。出于好奇和淘气,他们用破窗锤先后将12辆下线的公交车玻璃砸坏。

办案民警通知了涉案的4名学生监护人和学校领导,并对这4名学生进行了法制教育。目前,公交公司已经与学生家长进行对接,对赔偿损失的问题进行沟通。

破坏公物的的心理有哪些?

“表现”心理。有这种心理的学生有时为了显示其“能力”或“胆量”,便在同学面前把公物当“靶子”。比如,有一位学生因厕所门没开,便一脚将门踢开,还有一位学生与另一位同学打赌,将水龙头扳下来等等,有这种破坏行为的一般都是具备一定的“能力”,平时在学习等积极方面不能引人注目,而表现欲又极强的学生。往往围观的人越多,其表现就越起劲,给学校带来的损失也越大,产生的负面效应越强,甚至会使少数同学效仿他崇拜他。

发泄心理。有这类心理的学生常常对某一个老师或领导有偏见,对学校某一方面管理有意见,比如管理太严或被严厉批评,让其感到难以接受,难以承担,从而产生了要发泄的心理。这种情况下,公物自然成了他发泄的最好对象,如停水时将水龙头旋下来扔掉,老师自行车的气嘴被拔掉等。这种现象往往发生在双差生身上,他们在家遭家长的打骂,在学校挨老师的批评,强烈的逆反心理驱使他们滋生是非,违规乱纪,因此破坏性很严重,给学校带来的损失很大。

变态心理。这类学生往往在心灵上曾经受过深深的伤害,性格比较孤僻,为了寻找心理上的平衡而产生一种破坏心理。比如一位学生从小失去了父爱、母爱,被爷爷、奶奶拉扯大,长期的寡言少语不合群,致其性格暴躁,心理上很不健康,激动时,要么在黑板上打一拳,要么在窗户上来一掌,有这类心理的学生往往不考虑后果,破坏性比较严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