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谣十大流言:吃方便面解毒需32天不实

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和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5日联合发布2014“科学”流言榜。此次发布的流言榜重点梳理了2014年广泛流传于各大网站、微博微信的“科学”流言,并请权威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解读,将对谣言起到激浊扬清的作用。

光明日报摘登了部分“科学”流言榜的内容,及专家对真相的解读。

流言一:地暖辐射会致白血病

◎流言:入冬后,北方地区开始供暖,网上流传的说法称“地暖会造成白血病、引发癌症、诱发心血管疾病,还会造成白内障等视力问题,原因在于供暖辐射”。

◎真相:地暖其实就是在地板中均匀铺设热媒,比如热水管、电缆等,利用热辐射的原理,达到取暖的效果。自然界中的物体都会发出热辐射,同时又不断吸收其他物体发出的热辐射,这样才有物体间的热量传递。热辐射只是热传递的一种方式,且只有热辐射可通过真空传播,这种辐射中没有化学物质,不会对人有伤害。若说地暖会造成白血病,那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室内装修材料中的挥发性物质引发的。

流言二:雾霾不散是因为“核雾染”

◎流言:据传,我国北部发现大型铀矿和煤炭资源,因为两者共存于同一地区,从而形成了所谓的铀煤。通过燃烧,煤炭中的铀进入到空气中,空气中含有放射性元素铀,这是目前国内大范围雾霾的原因。

◎真相:雾霾难散主要影响因素为气象条件。从目前查到的资料来看,我国铀煤的铀含量基本上都在2%以下。天然铀到处都存在,空气、土壤、水及建材里都有。流言中“煤炭中杂质携带了10%的铀矿石”是个笑话,作为重要的核原料,铀要比煤贵重得多,如果煤炭里含有铀,哪怕有万分之一的含量,一经发现肯定就会被收集起来。

流言三:吃一碗方便面花32天解毒

◎流言:一包方便面最多含25种食品添加剂,吃一碗方便面要花32天解毒,面饼添加明胶和烧碱,面汤灼烧胃黏膜。

◎真相:调味包中是否添加了防腐剂不好说,如果盐含量较高就不必添加。即便添加了山梨酸钾、苯甲酸钠等防腐剂,只要在国标范围内就没有问题。食用明胶是无脂肪的高蛋白,作为一种增稠剂被广泛使用于食品添加。食用碱如果过量,在汤中会有碱的味道,一尝就知道。方便面油炸面饼主要使用的是食用棕榈油,棕榈油中所含的亚油酸、亚麻酸低于其他植物油,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方便面包装纸桶由桶身、外贴组成,桶身由食品级口杯纸及PE膜组成,正确使用,无毒无害。调料包由调味物质、辅助营养物质和油脂等构成,再加上面饼为油炸,会导致其高盐、高油脂以及营养物质不均衡,长期食用方便面的危害也是来源于此。

流言四:高铁辐射严重致“不孕”

◎流言:一篇题目为《高铁辐射严重,未婚妇女少坐》的网文称,国产高铁存在严重辐射问题,并且为了节约成本而没有采用车厢屏蔽技术以解决辐射问题。

◎真相:高铁的磁场属于非开放磁场,它的感应磁场是封闭的,辐射量很小,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实际测试结果表明,列车运行或停靠站台时电场强度在每米0.013伏特左右,其中车厢连接处的电场强度在每米0.017伏特左右,无论是列车的哪一个部位,电场强度均远远低于我国作业场所工频电场卫生标准每米5伏特。不仅辐射值在安全范围内,我国高铁的车皮材料由铝合金和铁板材料构成,这种金属材料本身就对辐射有很好的屏蔽效果。

流言五:瓶装水暴晒后析出有毒物质

◎流言:微信圈里最近流行一个所谓的“朋友的提醒”称,喝车里晒过的矿泉水有害。

◎真相:目前市面上90%的塑料瓶装饮料采用PET材料作为瓶体材料。PET的结构相当稳定,其熔化温度超过250℃,要发生化学变化至少要在100℃以上。汽车内显然达不到这样高的温度,温度升高后就析出有毒物质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还有流言称,PET瓶装水会析出塑化剂DEHA,但实际上制造PET水瓶的原料里无须用到DEHA,况且DEHA也还没有被国际癌症研究组织(IARC)列为对人体的致癌物质。

流言六:儿童用抗生素吃一次七天不发育

◎流言:微信“朋友圈”流传的标题为《医生的忏悔:小孩子吃一次抗生素7天不发育,请每个父母认真看完》的文章称:“小孩吃一次抗生素七天不发育,‘不发育’就是指他的五脏六腑,身体的所有部分都不往外长。”这些话让很多家长心生恐惧。

◎真相:抗生素的功能就是破坏其中某一种结构从而抑制细菌繁殖或杀死细菌,它只对特定的细胞有效果,被筛选出作为药物的抗生素都是专门针对致病菌的,并不伤害人体正常的细胞。之所以近年来强调禁止滥用抗生素,主要是因为耐药菌株繁殖后在人群中传播,一旦被感染,日后治疗更加困难。另外,有些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对儿童有格外的危害,医生们一般都会尽量避免使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