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首次发现骨生成新机制

据悉,该研究论文于今年10月被国际医学权威杂志《自然医学》(NatureMedicine)发表。该杂志还发表了该领域世界权威学者RalfAdams教授的述评文章:该研究成果实现了一次骨代谢调控理论的重大突破,为骨质疏松研究开启了新方向。这一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将来,有望通过筛选,开发出新型骨质疏松和骨折的防治药物。该项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与美国NIH基金的资助。

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病,60岁以上的老人发病率高达30%。人体骨骼中,成骨细胞的功能是促进骨形成,破骨细胞的功能是促进骨吸收和更新。成骨细胞功能减弱或者破骨细胞功能增强都会造成骨质疏松,目前使用的药物,都是依据成骨细胞、破骨细胞二元调控理论来研制的,疗效有限。

美国霍普金斯医学院和湘雅二医院的研究团队经过4年的联合攻关,发现破骨前体细胞分泌的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B),在偶联血管生成和骨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发现最终形成了血管生成、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的“三元调控理论”,从而揭示了骨生成的新机制。

专家表示,这一重大科研成果为新药开发找到了新的靶点,为治疗骨质疏松以及骨质硬化、骨质增生和骨肿瘤等骨骼疾病带来了新的希望。中南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所长周宏灏院士评价说:“这个因子功能的发现,可能提高、推动这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同时,能够在骨质疏松治疗方面开辟新的药物治疗方案,由现在的抑制破骨细胞发展和促进成骨细胞生成的两类,增加一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