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这些部位出汗是大病来袭的警告

来源:复禾健康

有些人,天气即使不热,他们稍微的动一动就会出汗,尤其是在夏天,更容易出汗。此外,出汗的确是对人体有作用的,一方面,出汗是我们对炎热夏季的一种保护,调节体温;另一方面,出汗也可以帮助我们身体的代谢产物排出体外,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排毒。中医上有“动汗”和“静汗”之分。由于天气环境原因引起的出汗属于静汗,相当于被动出汗。不少异常的静汗需要引起注意,比如自汗、盗汗等。

自汗是是指不热、不运动时前心后背会出汗,且容易疲劳、感冒、心慌,特别怕风怕冷,他们是气虚的表现。、然而,夜晚一睡着就出汗,叫盗汗,是阴虚的表现。身体出汗部位的不同,能反映一个人的身体状况。看看都有哪些位置出汗吧!

第一种:鼻子出汗(肺气不足)

诊断:如果平时鼻子总出汗,说明肺气不足,需要调理补气。西医认为这是免疫力低下的表现,需要提升免疫力。

建议:肺气不足主要是因为其天生体质虚弱造成。每天用双手敲打双腿,并按压双腿的左右两侧,因为这是人体肺经分布的部位,通过敲打刺激,可起到调理肺经的作用。

第二种:手足心多汗(血虚)

若手足心多汗伴有手足心热、口咽干燥等,多属于阴虚有热,中医认为这是脾失运化、脾胃湿热、血虚的表现。

建议:血虚体质的人平时常吃补血养血的食物,如菠菜、花生、莲藕、黑木耳、鸡肉、猪肉、羊肉、海参等。水果可选用桑椹、葡萄、红枣、桂圆等。

第三种:浑身出汗(气虚)

无论冬夏,在白天不活动或轻微活动的情况下,常汗出不止,中医认为是气虚的表现。

建议:饮食上,气虚的人应多吃补气食物,像小米、糯米、粳米、扁豆、胡萝卜、豆腐、红薯、兔肉、鸡肉、鲢鱼、黄鱼、鸡蛋、猪肚、马铃薯、香菇、菜花等食物都可以帮助补气。另外,就是要多运动哦。

第四种:胸口出汗(脾胃失和)

诊断:如果胸口常出汗,中医认为这是脾胃失和的表现,说明体内的血液循环很慢,氧气运输不顺畅。

建议:不要过度焦虑,少吃油腻、生冷食物,平时用黄芪、大枣泡水喝,可以缓解症状。

第五种:睡着出汗(阴虚)

睡着出汗,醒来汗止,中医称为“盗汗”。这些人常有手脚心热、心烦、面部发红发热、口咽干燥等特点,中医认为是阴虚表现。

建议:饮食上可选择百合、雪梨等滋阴之品,少吃羊肉、洋葱、葱、姜、蒜等热性食物,也可用沙参、麦冬、五味子或西洋参等泡水饮用。

第六种:颈部出汗异常(内分泌)

朋友们,知道吗?人体颈部的汗腺分布稀少,所以很少有人颈部会出汗。如果你的脖子常常出汗,可能与你全身内分泌失调有关。

建议:虽然内分泌失调比较常见,但不可以掉以轻心的。可以常吃下面的4种食物,来调节内分泌养颜抗衰:豆类,是蛋白质与维生素B群的丰富来源;南瓜,富含类胡萝卜素;燕麦类,可以降低胆固醇与血糖;蓝莓类,是超级抗氧化剂。

大量出汗的信号

一般正常的人多少都会出汗的,但不会太多。正常情况下出汗,对身体有很好的帮助。但是,如果是长期出汗,且量比较大的时候,那么一定要注意了,有可能是内分泌失调的问题。让我们来看看,那些疾病会出现大量的汗液。

1、更年期患者

进入更年期的妇女,因为卵巢功能的减退,所以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洫管收缩功能出现障碍,导致潮热,身体热了,自然出汗也就多了。

2、脾胃虚弱

身体比较虚弱的人,特别是脾胃虚弱的人,及其容易遭到湿毒的侵扰,导致睡眠不足,神经错乱,胃口变差,皮肤出油等危害。由于湿毒属热,当湿毒热能过多时,脾胃则虚,故会出频繁出汗的。

3、糖尿病患者

当糖尿病患者并发自主神经病变时就会出汗多,这是因为糖的代谢障碍,才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使汗腺分泌增加所致。

另外,须注意以下多汗情况

1、多汗头晕(低血糖)

早期的表现有多汗、颤抖、乏力、头晕和恶心。

2、多汗疼痛(心脏病)

胸部的疼痛或压迫感,会持续数分钟,疼痛有时也会放射到患者的肩膀、手臂或背部。此外,还会有呼吸困难和大量出汗的情况,出现了这样的症状,应该立即到医院就诊。

3、黄汗(肝胆湿热)

有些人出汗,衣衫上没有任何痕迹,但有一些人出汗,白色的汗衫或衬衣上留下黄色的印记。流黄汗的人往往肝胆湿热,肝火比较旺,容易发脾气。因为肝火旺会引起肝功能减退或胆汁瘀积堵塞、胆红素在血液中浓度增高,当其随汗液排出体外时,便可出现黄汗。甚至有些人还有上腹部闷胀疼痛、乏力倦怠、厌油腻、眼睛巩膜发黄、皮肤瘙痒、小便色黄等症状。

4、多汗消瘦(甲状腺机能亢进)

甲亢会引起体重减轻、心跳很快或心率不齐、怕热、饿得快,吃得多等。当然,多汗也是它的一个表现,对于这样的情况就要注意情绪,避免过于激动和亢奋。

总结:你有注意这些情况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