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投入一再增加 公众为何感觉不明显

平日里拿惯了手术刀和听诊器的医疗界别委员,这回开始认认真真地算起了账。

3月4日上午的全国政协医药卫生界第14组讨论会上,医改投入和收效成为委员们热议的焦点。在他们列举的一组组数据中,这一话题不再抽象。

“这些年我们国家对医改的投入确实不少,北京市本级财政对医改的投入是50亿,2008年时这个数字不到20亿,这样的投入不能说少。但我个人觉得有问题:北京目前的卫生总费用中,居民一次性现金支付已降到24.6%,但老百姓感觉不出来。”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方来英委员说。

卫生部原副部长黄洁夫委员插话:“这次两会上,我看到一份由政府相关部门统计的材料称,2005年,我国对医药卫生的总投入是8000亿,2014年增长为3.1万亿。”

“真的有那么多吗?”现场几位委员对2005年投入8000亿这个数字的准确性提出质疑,甚至有委员列出了“8000亿投入”的另一个版本。

“政府投入多了,但老百姓看病,自己掏的钱也多了,所以感觉不出来。”现场有委员对方来英委员的观点表示赞同。

方来英委员继续算账:“政府的投入多了,但投入方向大部分沉淀在物资上,比如买社区卫生所需的设备等。”正是因为把买CT、盖房子的钱全放在里面,具体到医药费用的支出时,居民一次性看病支出需个人承担的,就从24.6%增加到50%以上。

困扰方来英委员的问题并不止这一个。“有三甲医院的资深医生反映,在找他看病的人里,60%并不需要挂专家号。有什么机制可以把这60%的病人分流出去,让专家做一些真正有挑战性的工作?”

对此,黄洁夫委员深有同感。他列出了一组数据:2013年,全国就诊病人71亿,2014年时这个数字增长为83亿。2014年,到大医院看病的人比例上升至48%,也就是说,占医院总数7%的大医院接收了48%的病人。

“医疗卫生改革最大的要素是人,要把最大的投入让利给人,否则我们的基层问题解决不了,三甲医院的问题也解决不了”方来英委员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