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籍老人无北京医保不敢看病


去年7月4日,北京友谊医院内,一老人在咨询医改问题。“新京籍”老人拥有北京户口,却不享受北京医保,存在就医报销难

随着越来越多独生子女在大城市立业成家,他们的父母,也面临着如何“养老”的两难抉择。

留在家乡,是“空巢老人”;异地投靠子女,却面临就医报销难。

养老难,对于一部分老人来说,首先难在看病就医。

目前,我国现行城镇职工、城镇居民、新农合三种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000多个医保统筹经办单位,2000多种医保目录和报销政策。

一个人,可以流动迁徙,医保关系却难以转移接续。医保信息不联网、政策不统一、异地就医报销面临难题。

今年7月、8月,国务院两次发文,提出加快推进医保费用跨省即时结算。新京报记者了解到,国务院医改办已对“医保异地就医结算”拿出时间表,2015年前全面推开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重点针对退休职工等人群研究跨省异地就医结算办法。

【困境】

不敢看病成“新京籍”老人常态

这是一个被惠民政策忽视的群体。

他们年过花甲,来京投靠唯一的子女,办证若干后,最终有了一个“北京户口”,却无法在京享受基本的养老和医疗保障待遇。

这个群体,被称为“新京籍老人”。由于没有北京医保,身为北京市民,他们只能自费看病。

2005年秋天,江西的老李随女儿入京落户。当上北京人,逛公园不花钱、坐公交也不花钱,出国玩一趟,办个护照都能就地解决。就是在基本医保问题上不能享受“市民待遇”。

因老李觉得自己在江西缴纳了医保,而且当时身体还算硬朗,就没有在意异地养老的看病就医费用报销问题。可近两年,老李出现了脑血栓等疾病,花费近万元,但因为李老先生的医保是在江西缴纳的,其医保无法在北京报销,只能自掏腰包。

更让“新京籍老人”为难的是,各地医保目录差异很大,但不少项目(尤其是门诊费用)是北京医保的报销范围,不符合老家医保报销条件,也得自费。

比如,2012年,北京市不少三甲医院的“挂号费”改称“医事服务费”,人次门诊收费按医生级别分别定为42元、60元和80元,较原挂号费翻了8至14倍,北京医保给予定额40元的报销,但“新京籍老人”只能连同药费全部自付。

如今,老李说起看病这点事,就直摇头。不敢看病,成了很多异地安置老人的常态。

政策

按照北京市的现行规定(京劳社就复[2004]287号文件),入京老人退休前,在外埠享受医保待遇,医保关系无法转移,也不能享受北京的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2010年,北京市启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将能够参加居民医保的退休后无医保老人,仅仅限定为知青或“老三线”回京人员。

这意味着,即使随子女落户北京的老人,退休前没有参加过医保,他们也无法参加北京的城镇居民医保。

“新京籍”老人就医困境全国存在

“新京籍老人”的就医困境,是很多异地安置老人医保转移难、就医难的缩影。

新京报记者查询了深圳、大连、广州、上海、杭州等多个大城市人社局的现行规定,随子女异地安置,或随子女入户的老人,原先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关系,均无法转移。

年近7旬的周伯和老伴,随大学毕业落户广州的独生女儿一起生活了六年。

他们也曾做过迁户入穗的努力,但中途发现拿到广州户口,退休前的养老、医保关系均无法转移。“人老了,最需要的看病报销政策无法享受,一纸户口,对我们有啥意义”。

几年前,周伯和老伴在家乡盐城办理了“异地就医”手续。然而,几年过去了,老两口几乎没有去那些医院看过病,有病都扛着。“一是定点医院离家较远,二是门诊费用不报销,即使是住院,回盐城报销,耽误的时间精力,来回的花费,可能更高。”

政策

按照上述城市人社部门的答复,随子女入户老人,如果无医保,可以在户籍变更当年,在新户籍所在社区,参加当地的城镇居民医保。

参加当地居民医保,也有重重条件。比如在深圳,老人首次参加医保时,必须缴足一定费用。时任深圳社保基金管理局局长袁建勇曾公开解释称,以深圳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3000元为例,老人需一次性缴纳7万元。

【求解】

1异地报销缘何困难?

各地居民参保缴费水平不同

我国现有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三项医保制度并存,城乡居民总参合率已达到95%以上,接近“人人享有医保”的目标。为何参保者的医保关系异地报销结算如此难?

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研究所教授、所长李珍介绍,我国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统筹层次偏低,统筹基金多以地市为单位,甚至是一县一统筹,每个县都设一个医保经办单位。在如此背景下,各地居民参保缴费水平不同,医保基金规模差异大,报销目录和报销比例也不一样,导致参保者的医保关系异地转移结算难。

医保跨区域转移结算难,与近年来人口流动迁徙的矛盾日益凸显。

在北上广等大城市,越来越多随子女异地安置养老的外省老人,因为医保关系无法异地转移接续,导致的看病难、看病贵负担,正在加剧。

不仅仅是老年人群体,我国近2亿农民工群体,到城市打工后,以前在家乡参保的新农合派不上用场,在城市工作不稳定,即使参加城镇职工医保,也因难以按时缴费,造成医保“作废”。近年来,不少城市出现农民工参保意愿低、比率低,甚至“退保潮”。

2跨省就医报销出路何在?

试点跨省异地就医结算机制

早在4年前,我国新医改大幕拉开之时,就正式提出“医保异地转移、结算”课题。由于没有明确时间表、服务路径,这项工作的进展,主要以省域内的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报销)为主。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代涛指出,目前,异地就医报销难,主要难在跨省就医无法即时结算。全国2000多个医保统筹单位,一个省有几十个医保经办机构。如果想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结算,北京一家医院就需要和这个省的几十个医保经办机构分别签订协议、分别进行医疗费用信息对接,医院的压力会骤增。

今年7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网站向社会发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3年主要工作安排》,其中,最令人关注的异地就医医保报销问题,获得专门阐述。国办要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分别负责,大力推进异地就医结算,逐步推开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选择在部分省份试点,探索建立跨省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机制。

国务院医改办主任孙志刚介绍,国家卫生计生委正在建设新农合国家级信息平台,目前已联通北京、内蒙古、吉林等9个省级平台和29所大型医疗机构,为跨省即时结算奠定基础。

【猜想】

异地结算加剧大城市就医难?

专家建议医保报销水平的杠杆应与分级转诊结合

据国务院医改办主任孙志刚介绍,到2015年全面实现统筹区域内和省内医疗费用异地即时结算,初步实现跨省医疗费用异地即时结算。目前的工作重点是全面推开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并针对退休职工等重点人群研究跨省异地就医结算办法。

但孙志刚也坦言,从长期来看,提高基金统筹层次是实现异地就医即时结算的重要途径。然而,各地在经济发展水平、筹资和支付能力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多年来实行的“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也在影响医保统筹层次的提高。

参保群众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已被认为是一项惠民之举,但在目前医疗资源分布极不平衡的现状下,是否会“鼓励”患者涌向大城市大医院?加剧看病难?

近年来,李珍多次表达过这样的担心。她说,中国的地区、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人口流动也呈现非常明显的特征,“农民工从农村流向城市,年轻人和他们的父母从小城市来到大城市”。试想,如果普遍实现异地就医即时结算,那么大量患者会流向城市、大医院。随之,医保资金、各种医疗资源也会加速向大城市、大医院聚集。相应的,低收入、不发达地区的医保基金支付额骤增,很快会收不抵支。

“因此,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推与不推,都会陷入两难困境”。李珍说,如果政府想解决流动人口的就医保障,理想的解决方案是,强制全民参保,贫困者由政府或慈善组织代缴保费;属地参保,每个参保者在自己的工作居住地参加医保,可以选择不同的保障档次,在当地就医享受相应的医药费报销,权利与义务对等。

代涛也认为,如果政府不尽快建立分级转诊制度,所有患者自由选择机构就诊,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势必会造成患者涌向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大医院。他的建议是,医保报销水平的杠杆,应与分级转诊结合,遵循分级转诊的患者,报销比例高;直接去大医院就医的患者,报销比例降低,“不能像现在这样,分级转诊制度没建立,为鼓励大家去基层医院就诊,‘一刀切’式的画道杠,基层医院报销比例高,大医院报销比例低。这样,对大病患者是不公平的。”

8月14日,国务院发布《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推进社会保障一卡通,建设医保费用中央和省级结算平台,推进医保费用跨省即时结算”,为退休后随子女异地安置老人在居住地安心就医的心愿,又多了一道承诺。

【个案】

办异地高血压医保5年不成功

2002年,新疆退休干部李桦与老伴周女士来到北京,与在此落户工作的独生女儿团聚。2004年,李桦和老伴成为新京籍老人。在这期间,两人办理了异地医疗保险。每次办理医保报销,从寄资料回去到拿到报销费用,都需要至少两个月时间。

更改定点医院半年未有答复

退休前,李桦曾在自治区政府机关任职,其医保关系在区级医保单位。周女士退休前曾任乌鲁木齐十三中教师,医保关系归属乌鲁木齐市。

正常的报销过程总是比较漫长。李桦称,比如爱人2011年曾报销冠心病住院费用,出院后把各种证明材料近40页的文件寄回了爱人退休前工作的中学总务处。经当地超过两个月的审批和核准后,才收到了报销回来的费用。

今年年初,家住龙泽的李桦为了自己和老伴就医更方便,打算申请更改定点医院。3月,李桦将更改申请分别寄往两人退休前的单位。申请寄出两个月后,李桦收到了自治区的批准复函。而至今近半年过去了,老伴的申请始终没有回音。

办慢性病医保折腾五六年无果

周女士常年受冠心病和高血压病折磨。几年前,李桦想帮老伴办理慢性病医保,于是按照乌鲁木齐市人社局的要求,将三级医院的鉴定、病历等材料一并寄回当地,“来来回回折腾了五六年,但得到的答案却是办不了”,李桦说,当地人社局对此并未给出任何解释。

针对李桦的情况,记者拨打了乌鲁木齐市人社局的热线。对方称,高血压在当地属于慢性病医保的范围,只需三级医院证明高血压病期(含期)的病情等文件就可以办理。如果审核通过,通常在7至10个工作日内就可以完成。医保异地安置人员同样可以办理,条件与本地居民相同。但是她表示,人社局不接受邮寄的文件,“办了异地医保的人可以托人把文件送来我们单位”。

“医事服务费”增加异地参保人负担

北京市公立医院改革正式启动后,部分医院以“医事服务费”取代“挂号费”。在李桦的定点医院积水潭医院回龙观分院,挂普通医师为42元,按照北京公布的标准,医保定额支付每人次40元,医保患者每人次个人支付标准为普通门诊2元。

“北京市医保可以报销,但是对于我们这些新加入京籍的老人就只能连同药费全部自费,因为外地医保门诊是不予报销的。”他说。

在咨询了相关部门,新落户北京的老人能否缴费参加“一老一小”后,李桦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他们说我是有医保的,可是我这外地医保在北京用不了,太不方便了”。

李桦表示,目前,新疆和北京对住院费的报销标准不同。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住院费报销通常在七成左右,在北京则达到九成,“每个地方的标准不同,这是为什么医保难以转移的原因,我建议医疗保险进行联网。”

异地参保者在京就医报销需注意什么?

就医前,应先到参保地的医保办问清楚,在北京是否有可以异地结算报销的定点医院,一般可以选择两家。北京有些大医院有东院、西院之分,还有分院,医疗发票有时不一样,也需要提前咨询清楚。

各地的医保报销所需资料可能有所不同,比如,有的地方报销需要复印医嘱,有的地方则不需要。因此,就医之前还要向当地医保办公室问清楚,报销时需要哪些资料,最好列一个清单。

如需住院,在办理入院手续时不能为图方便、托熟人而不挂门诊号,不让医生填门诊病历卡就直接办住院手续,这样会因缺少门诊病历卡而不能报销。即便再回去补办,又因日期对不上,补办也会困难。

出院时,最好花一点时间仔细核对提前准备的资料清单,看看有没有缺项。比如,有的地方报销需要“疾病证明书”,如果有缺项,要及时和主管大夫沟通。

出院后,一定要保管好所有的资料,尤其是出院小结,防止丢失。另外,有些地方在报销时会把这些资料收走,所以一定要提前复印,留好备份。复查时要带好出院小结。

声音

我们这些新落户北京的老人或许数量不多,但也是一个群体。我希望未来我们可以缴费加入北京的一老一小保障系统。毕竟我们把退休金花在了这个城市,也应该享受公平。—李桦(魏铭言蒋彦鑫李丹丹)

相关阅读:

我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仍存在几个盲点

北京将224种药品纳入社区医保报销下月执行

参保者倒卖药品将被冻结社保卡

医改不能回避“特权医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