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已经证实H7N9具备人际传播的潜能。随着秋季天气转凉,H7N9禽流感是否会再次来袭?专家表示--
近日,中国香港大学研究人员与英美科学家共同破解了H7N9禽流感病毒的“组装”之谜。他们发现,活禽市场的家鸡正是病毒的源头。
今年3月,全新的H7N9禽流感病毒在我国长三角地区被发现。此后,H7N9便一直在中国“游荡”。尽管科学家们纷纷对其展开阻击战,但H7N9禽流感还是造成了不小的损失。最新数据显示,截至8月20日,中国内地共报告134例确诊病例,其中死亡45例。
虽然夏季疫情趋于缓和,但随着秋季天气转凉,H7N9禽流感是否会卷土重来、该如何应对等问题,再次引发广泛关注。
乐观、谨慎面对
“H7N9禽流感在今冬明春再次袭来的可能性很大。”病毒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侯云德对记者表示。
侯云德回顾分析了历史上六次全球性流感大流行的病毒毒株,发现引发全球性流感大流行毒株的基因片段都含有人流感的基因片段,而H7N9病毒不含有人流感病毒基因片段。他据此得出结论:“引发全球流感大流行的可能性不大,但我们仍应当对H7N9病毒人际传播持谨慎态度。”
其实,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究员陈化兰的一项研究已经证明了H7N9人际传播的潜能。过去几个月里,她领导的研究小组对H7N9病毒进行了深入研究。
“我们对比了来源于禽和人的H7N9病毒,发现这些病毒都能与人的上呼吸道细胞结合。”陈化兰说,更重要的是,来自人的病毒在雪貂中可以通过飞沫有效传播,这证明它具备在哺乳动物之间水平传播的潜能。
另外,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应急中心主任冯子健对迄今为止5起家庭聚集性疫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他发现,其中4起可能是有限的人传人所致,1起因共同暴露于禽或其他污染环境所致。
根据种种科学证据,医学界已经普遍认为,应乐观而谨慎地面对今冬明春可能出现的H7N9疫情。
加强轻症、隐性患者监测
严密监测是控制H7N9疫情的基础。自此次禽流感疫情开始以来,全国范围内共有555家哨点医院和410家网络实验室对H7N9布下“天罗地网”。
专家们表示,临床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将有助于患者康复,缓解疫情。
传染病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曾收治了一名参与捕杀禽类的工作人员。“他在出现发热和轻度咳嗽时就主动就医,确诊后立即进行治疗,成为轻症病例并很快康复出院。”李兰娟告诉记者。
隐性患者也引起了医学研究者的关注。李兰娟团队对活禽市场396名活禽宰杀人员开展了血清学抗体检测,发现有近6.3%的活禽宰杀人员呈阳性。
上海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吴凡向记者介绍说:“以往H7N9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高危禽类从业人员中存在无症状的感染者。”同时,研究人员对北京市第一例H7N9患者开展了病原学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患者母亲及另一涉及鸡群贩卖过程的男孩都感染了H7N9病毒,但并没有出现症状,医学上称为“亚临床感染”。
对此,呼吸疾病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告诉记者:“目前报告的134例仍然是‘冰山一角’,应加强对轻症、隐性患者的监测。”
然而,提高临床实验室检测能力仍是临床医生们面临的困难。一名呼吸科临床医生指出,目前临床上检测H7N9病毒不够普及。“严控今冬明春可能发生的疫情,还须普及各级医疗机构对H7N9病原学检测能力,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病人。”
诸多科学问题待解
8月23日,针对H7N9带来的一系列挑战,香山科学会议在上海召开了主题为“H7N9禽流感病毒跨种传播及预防措施”的学术讨论会。
会上,执行主席钟南山表示,H7N9禽流感病毒引起急性肺损伤、器官功能衰竭的机制也许并不是病毒的直接作用,而是病毒刺激机体引起的免疫异常反应,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探索。
会议执行主席李兰娟则认为,未来的研究应更多地关注流感病毒跨种传播的机制、高致病性机制、临床有效救治手段、新型抗病毒药物及疫苗研发等方面,还应针对H7N9危重患者探索有效的救治方案。她倡导的“四抗二平衡”和针对细胞因子风暴的“人工肝系统”在H7N9重症患者救治中显示了重要作用。“针对H7N9致病机理,建立规范的临床诊疗体系,探索新型治疗方法,对于降低H7N9禽流感病死率至关重要。”李兰娟指出。
此外,探索有效的传染源控制方法,分析隐性感染和重症感染机制及年龄、基础疾病如何影响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也是临床医生、基础医学研究者和公共卫生管理部门共同关心的科学问题。
专家们一致认为,只有围绕如何降低感染率和病死率展开深入研究,才能从容应对可能发生的H7N9禽流感疫情。(甘晓)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