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93727万人,比上年减少345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9.2%,比上年末下降0.6个百分点。
中国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当天的发布会上特意提醒媒体注意这一数据。他强调,这是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相当长时间以来第一次出现绝对量的下降,各方须思考如何去顺应这种变化。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张翼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指出,虽然劳动年龄人口总量下降,但中国未来一段时间仍将处于人口红利的“维持期”。不过,在14岁以下人口占比逐渐下降的情况下,中国需要考虑适度放宽对生育的控制。
近年来,伴随着老龄化加速而至,民工荒屡次上演,“人口红利”的衰减成为各方热议话题。劳动年龄人口从占比下降到总量缩水的变化更是让一些学者担心,支撑中国在过去三十余年间快速增长的人口红利已接近尽头。
“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中国和1亿人口以下国家人口转变的特点是不一样的”,张翼告诉中新社记者,国际上对“人口红利”是否存在的判断一般是依据15-64岁人口在总人口中的占比是否超过了70%。
张翼介绍说,过去,伴随着劳动年龄人口的净增加,中国人口红利处于增长阶段。虽然从2012年起,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开始减小,但中国15-64岁年龄段人口占比从74%降低到70%以下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这意味着中国仍将经历一段人口红利维持期。
对于人口红利消失的具体时点,张翼表示学界对此观点不一,但他强调,至少在2020年前,中国都仍将享有人口红利。
马建堂在今天的发布会上也表达了类似观点。他指出,中国劳动人口的总量2012年是9.37亿,尽管在稳步下降,但未来依然有9亿左右,这仍然是中国最大的一个资源优势。
虽然中国“人口红利”的窗口仍将打开一段时间,但张翼认为人口结构的变化所带来的挑战已经不容回避。
首先,中国必须推动劳动力密集型的制造业升级换代;其次,劳动人口的下降,必然会伴随着老年服务相关从业人员工资的上升,在这一过程中须要发展老龄产业,以及更多使用自动化设备。
“最为关键的是,政府部门必须在最近一段时间研究中国人口政策”,张翼指出,任何一个制度实施30年后,其负面效应都会逐渐显现。目前中国14岁以下人口的占比已经跌至16%,各方必须共同评估人口结构的变化对未来社会的综合性影响。
张翼表示,在这一问题上他的看法是,如果中国的城镇化水平最近几年仍然延续过去20年的增长速度的话,中国政府就应该考虑逐步放宽计划生育政策。(周锐)
相关阅读: